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魅力澳門遊”吉隆坡發佈
  • 工商聯訪大馬華總增聯繫
  • 旅遊會展業考察蘇收穫豐
  • 社團:積極組團感受橫琴魅力
  • 東南家長講座談親職教育
  • 四校聯考成績可報內地十八校
  • 教局戲劇巡演防網絡欺凌
  • 新華夜中學員體驗市集營銷
  • 國際葡語學會訪理大促合作
  • 城大上海財經大學簽合作
  • 河馬英語奧賽理大舉行
  • 雅高全球挑戰賽城大獲冠
  • 演院戲校大型匯演派票
  • 科教平台展科大師生作品
  • 鏡湖護院兩課程提升醫護水平
  • 北航訪澳大深化科研合作
  • 閩台總商會訪皖統戰部促合作
  • 婦聯芳華綻新章 凝心聚力建家園
  • 澳廣視續堅守使命助澳發展
  • 兩團體徒步遊斗門感受鄉村美

粵珠對澳長遠發展又一有力助推

2015-12-20 06:30

    粵珠對澳長遠發展又一有力助推

    澳門迎來回歸祖國十六周年之際,中央明確了澳門習慣水域管理範圍。這是中央在澳門“一國兩制”實踐步入新的歷史階段的關鍵時期全力支持澳門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再次彰顯了中央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同時,始終堅持有利於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增進澳門全體市民福祉、有利於推進澳門和國家共同發展的堅定原則。

    澳門三面環水,由於歷史的原因,回歸前的澳門卻沒有自己管理的水域範圍。澳門回歸時,國務院透過第275號令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明確指出,澳門特別行政區維持澳門原有的習慣水域管理範圍不變。澳門回歸後,隨着“一國兩制”方針全面付諸實踐,澳門走上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然而,地域狹小一直是制約澳門發展的一大瓶頸。對此,中央政府始終把澳門的繁榮穩定、澳門居民的願望心聲放在心上,並通盤考慮,協助解決土地匱乏這一長期困擾澳門發展的難題。二○○九年,國務院同意澳門特區填海造地三百六十一點六五公頃,以建設澳門新城區。二○一三年,中央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佈局,為澳門的發展帶來了機遇。為適應澳門發展對更好水深條件、更大面積水域的新需要和廣大澳門市民的新期待,在澳門原有的習慣水域管理範圍的基礎上,中央政府適時正式明確了澳門水域管理範圍,回應了澳門居民深藏心底多年的期盼和訴求。此舉對於拓寬澳門的發展空間,積極推進澳門走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道路,推動粵澳兩地間合作共贏,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將成為澳門長期發展的“重大利好”。作為一位澳門居民,對中央的這份關愛滿懷感激,並由衷體會到偉大的祖國始終是澳門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

    從去年十二月中央決定啟動明確澳門習慣水域管理範圍相關工作,到今年十二月正式明確澳門水域管理範圍,僅用了一年的時間。這一複雜艱巨工作能夠快速順利推進並取得成果,與廣東省特別是珠海市的積極配合密不可分。由於地理上的原因,澳門與廣東省毗鄰,特別是與廣東省珠海市相接,明確澳門習慣水域管理範圍,客觀上對廣東省特別是珠海市已有的水域管理範圍及工作不可避免帶來影響。而且澳門習慣水域管理範圍確定後,本澳還面臨與廣東、珠海地方管理權的銜接與合作。因此,這項工作離不開廣東省特別是珠海市的理解與支持。廣東省特別是珠海市能從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澳門基本法的大局出發,積極配合中央,使得明確澳門習慣水域管理範圍的工作按照預定的計劃穩步推進並有序完成。對廣東省特別是珠海市這樣的好鄰居、好夥伴顧全大局、鼎力支持澳門發展的無私情懷,作為一位澳門居民倍感親切和溫馨,內心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一直以來,廣東省特別是珠海市不僅為澳門的順利回歸和平穩過渡作出了貢獻,更為回歸後的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積極創造條件,例如珠澳跨境工業園的建設、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的建設等。二○一一年,廣東省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簽署了《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粵澳合作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粵澳更緊密合作大背景下,珠澳協同發展迎來新機遇。珠澳人文相親、地緣相連。隨着《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的穩步實施和橫琴開發的深入推進,珠澳緊密合作進入新階段,發展前景十分美好。如今,明確澳門習慣水域管理範圍工作的順利落實,使得粵澳合作珠澳協同發展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無論是粵澳雙方還是珠澳雙方,都要把握當前有利時機,着眼未來,增進共識,相互支持,在建立和完善有關澳門習慣水域管理範圍方面的制度和法律建設方面繼續不斷創新,加快推進雙方之間的區域合作,努力實現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主任 冷鐵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