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全球暖化 澳難獨善

2015-12-21 08:30

面對全球暖化所帶來的種種嚴重威脅,拯救地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已刻不容緩,無論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也責無旁貸。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於本月初在法國巴黎召開,期望尋求共識,訂立二○二○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制度,減少依賴化石燃料,改為增加使用太陽能及風力等潔淨能源,達致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攝氏兩度以下的目標。
今次峰會有近二百個國家及地區參與,是歷來最大規模。原定為期十二日的會議,到最後一刻與會國仍然存在重大分歧,因此大會要「加時」一天討論,可幸,各國代表在最後關頭成功收窄分歧,達至共識,一致通過歷史性的全球氣候協議——《巴黎協定》。這是自一九九七年《京都議定書》之後,國際社會首次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止全球暖化達成重要共識。
依據《巴黎協定》,在未來數十年內,全球一百九十五個國家與歐盟(即一百九十六個締約方)將致力於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的是以工業革命之前(一七五○年)為基準,力保在本世紀結束之前,全球均溫上升不超過攝氏二度,並爭取不超過一點五度的更艱難目標。協議部分條文具法律約束力,部分屬自願性質,與以往協議最大分別是,今次無論國家貧富,都一律要承擔減排責任,另外爭取二○五○至二一○○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即人為排放量削減至能完全被森林和海洋吸收的水平。
而為了檢討各國是否達到排放目標,各國有責任由二○二三年起,每五年公開交代減排成效,更新減排計劃,還要採取劃一計算標準,避免出現誤差,邁向更進一步的減排目標。發達國家於二○二○年起,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至少一千億美元,協助他們應對氣候變化。
協議通過後,仍要待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五成半的至少五十五個國家政府於二○二○年前確認,就正式生效。
多國對今次達成協議表示歡迎,其中碳排放大國中國及美國都認為巴黎氣候協議並非完美,但已是一大突破。有環保組織則認為協議只是保護地球的一小步,長遠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正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