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海關破台山水貨點檢急凍牛柏葉等貨物
  • 深合區推新一屆澳門青年實習計劃
  • 肯尼亞水壩決堤引發洪水 釀至少40多死
  • 內地鐵路料五一假運送逾1.4億人次
  • 賀一誠冀滬澳深化各領域合作
  • 團體辦天后元君寶誕慶祝活動
  • “五一”假期珠海料現出入境人流車流高峰
  • 消防:粵港澳協調跨境救援接近尾聲
  • 氣象局料五一假期天氣不穩
  • 立法會小組會續審廉署組織法法案
  • “廣西三月三”系列活動在澳啟動
  • 旅遊局辦活動冀助推動北區經濟
  • 湯姆斯盃:日本5比0擊敗德國鎖定八強
  • 賀一誠:滬澳不斷拓展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
  • 賀一誠巡視餐飲業智能升級方案展
  • 旅遊局新加坡路展吸引4.3萬人次入場
  • 世界女排聯賽澳門站下月舉行
  • 橫琴去年主要景區遊客量同比增3.4倍
  • 深合區推新一屆“澳門青年實習計劃”
  • 旅遊業界有信心五一日均訪澳旅客逾13萬

深圳滑坡事故現場探測到生命跡象

2015-12-22 00:00

新華社深圳電(記者吳濤

馬曉澄)

記者21日中午在深圳滑坡事故現場了解到,搜救人員正在一處探測到生命跡象的地點抓緊救援,現場調動了五台挖掘機輪流作業。
探測到生命跡象的位置在一座被埋的大樓內。記者在救援現場看到了萬測集團公司宣傳冊等文件。該公司網站顯示其辦公地址正是位於紅坳柳溪工業園C棟。
據廣東省消防總隊中山消防支隊站訓科科長崔波介紹,他們20日晚抵達現場,晚上十時左右用雷達生命探測儀探測到一處十米以下的地點有生命跡象,立即著手救援。不過救援面臨很大困難,土方挖走後,旁邊的土石又陷進去。
21日中午十二時左右,儀器測量顯示生命跡象位於地下六米。至記者14時30分發稿時,挖掘機和救援人員已經挖到了樓房的頂板,救援人員正用切割機把房子的鋼筋混凝土切割開。
王毅訪問塞浦路斯

新華社尼科西亞電

外交部長王毅21日在尼科西亞會見塞浦路斯總統阿納斯塔夏季斯。
阿納斯塔夏季斯表示,塞中兩國傳統友誼深厚,各領域合作密切,在重大問題上相互支持。塞方熱切希望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吸引更多中國公司來塞投資。塞方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感謝中方長期以來在塞浦路斯問題上給予的理解和支持,希望中方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王毅表示,在涉及對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中塞始終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中方希望塞浦路斯問題在聯合國相關決議基礎上早日得到公正合理的解決,歡迎塞方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願根據塞發展需要和中國對外開放戰略,將海運、港口、基礎設施、油氣開發和旅遊、農業作為未來中塞互利合作的重點領域。
當日,王毅還分別會見塞議長奧米魯,與外長卡蘇利季斯舉行會談。
聯合國紀念兩個70週年啟示世界和平與安全之路

新華社聯合國電

記者倪紅梅

齊紫劍

史霄萌
)】
述評:聯合國紀念兩個70週年啟示世界和平與安全之路
2015年,世界共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和聯合國成立70週年。這不僅僅是具有象徵意義的“逢十”紀念典禮,它以歷史啟迪世界,尋求以正確的方向塑造未來,對加強聯合國未來作用、引導國際關係演變有著重要深遠影響。
70年前,《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是創建聯合國之際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位列《聯合國憲章》宗旨之首。
在《聯合國憲章》的框架下,國際社會建立了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主義國際秩序,確立了以安理會為核心的集體安全機制,形成了戰後國際關係的基本行為規範,確認了現代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理念。時光推移,國際形勢發生複雜深刻變化,但70年間,憲章的重要作用從未改變。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所說,世界雖然不斷變化,但《聯合國憲章》仍是我們共同進步的基石。
2月23日,中國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期間,一場以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為主題的公開辯論在安理會隆重舉行,拉開了聯合國紀念兩個70週年的活動序幕。此後,聯合國還以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為主題舉行高級別辯論,從過去70年的經歷中汲取經驗教訓,審視和平與安全領域現存的各種挑戰,並再次重申國際社會對《聯合國憲章》的承諾。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70年風雨,聯合國見證了各國為守護和平、建設家園、謀求合作的探索和實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聯合國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21世紀更好地回答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課題。
2015年,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舉辦具有歷史意義的成立70週年系列峰會。
峰會期間,各國圍繞消除貧困與饑餓、解決不平等、婦女賦權、促進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和轉型、保護地球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關乎世界和平繁榮、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議題展開討論,再次確認聯合國在國際合作中的核心地位,達成了豐碩成果。
在峰會上,中國積極有為,展示了和平、發展、負責任、重行動的國際形象:堅決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戰後國際秩序,支持聯合國發展議程與維和事業,推動南南合作,推進婦女事業,創新全球發展……
在這個特殊年份裏,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事業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和成果。今年以來,無論在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還是伊朗核等問題上,多邊外交努力均取得積極進展。
2015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到期。9月25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正式通過了由193個會員國共同達成的成果性文件《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這一包括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項具體目標的綱領性文件,促使各方“必須以超越國界和短期利益的眼光,為長遠大計採取團結一致的行動”,為世界各國人民點亮了一盞明燈。
第70屆聯大主席呂克托夫特說,新的可持續發展議程所傳遞的信息就是,不僅要消除國家內部的不平等,也要消除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
10月24日聯合國日這天,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的大約300處標誌性建築亮起了標誌著人類希望的“聯合國藍”。
這一年,聯合國紀念兩個70週年意涵深邃: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讓推動和平與安全的聲音和力量傳向世界,讓聯合國成立的精神繼續指引世界的未來,共同營造人人免於匱乏、獲得發展、享有尊嚴的光明前景。
北約駐阿富汗士兵遭襲6人死亡
【】()
新華社喀布爾12月21日電(記者馮之磊

趙乙深)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附近21日發生一起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造成6名外國士兵死亡、3人受傷。
北約駐阿富汗部隊公共關係事務部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告訴新華社記者,當地時間下午1時30分左右,正在巴格拉姆空軍基地外巡邏的一個車隊遭遇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6名外國士兵被炸身亡,另有3人受傷。
北約駐阿部隊當晚發表聲明,表示正對此事進行調查,但並未透露傷亡士兵的具體國籍。
阿富汗塔利班武裝已宣稱製造了此次襲擊。
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位於距首都喀布爾以北50公里處,2001年以來成為美軍在阿富汗的主要軍事基地。
北約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2014年底結束在阿富汗戰鬥任務後,保留約1.3萬名軍事人員,其中美軍約9800人。美國總統奧巴馬10月15日宣佈,將在2016年大部分時間維持現有9800人駐軍規模,其後縮減至5500人,以負責訓練阿富汗安全部隊,協助打擊“基地”組織殘餘力量。
香港警方就立法會垃圾桶爆炸案再拘捕


新華社香港電(記者張晶)

香港警方
日表示,警方就早前立法會外的垃圾桶爆炸案已拘捕
人。港島總區警司吳偉漢表示,被捕人士由
歲至
歲,涉嫌串謀縱火。
吳偉漢表示,犯案過程是有組織有預謀,包括破壞大樓外一個火警鐘,點著易燃物體放入垃圾桶,並引爆造成爆炸。部分人在網上自稱“本土派”組織人士,暫時未清楚他們的動機。被捕人士正被扣查,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吳偉漢呼籲市民參與公眾活動時,切勿帶易燃物品或可能造成爆炸的物品。他強烈譴責犯案者,認為他們罔顧法紀和生命。
香港立法會秘書處
日晚發出聲明表示,當日晚上約

分,立法會保安人員發現立法會綜合大樓樓下示威區有垃圾桶被縱火燃燒,併發生爆炸,地上有燃燒過的罐裝氣體和其他雜物,立法會秘書處立即報警方處理。
中國

天眼

初具雛形

新華社貴陽電(記者李春惠)

正在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大窩凼洼地建設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反射面安裝近半,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已具雛形。
一個由鋼索織就的碗形“網兜”將巨大的山谷幾乎填滿,約一半的“網兜”已被銀色的反射面板覆蓋,在四週碧綠山巒的映襯下,猶如一大塊亮锃锃的鏡子。
記者沿著螺旋形的路驅車到了“網兜”底部看見,“網兜”並沒有緊貼地面,在這空隙中還長出了許多高到膝蓋的草。反射面板是透明的,就像薄薄的蟬翼。
“‘網兜’被鋼索分成4450單元,每一個單元都將安裝一個三角形的反射面板,每一塊反射面板又由100個更小反射面板拼接而成。”現場一位施工人員稱,施工人員正沿著鋼索網逐一安裝反射面板。
“FAST巨型反射面是由上萬根鋼索和數千個反射面單元組成的球冠型索膜結構,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用於匯聚無線電波、供饋源接收機接收,‘捕捉’遠在百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國家天文臺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環形的、周長約1.6公里的銀白色圈梁就像“網兜”的邊緣,被50餘根鋼柱支撐著。“網兜”外圍還有6座支撐塔,連著的6條鋼索將30噸重的饋源艙懸吊在空中。
“饋源是用來接受宇宙信號的裝置系統,饋源艙用於安放這個系統。如果把FAST比作一隻眼睛,那麼饋源就相當於它的視網膜,收集到的宇宙信號都要匯集到這裡。”FAST饋源支撐系統總指揮孫才紅說。
FAST於2011年3月在金科村大窩凼洼地開工。今年8月2日成功拼裝首個反射單元。今年11月21日,FAST的核心部件“饋源艙”進行首次升艙試驗,這標誌著整個工程即將進入尾聲。
如今FAST反射面面積已超過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天線直徑305米的美國阿雷希博射電望遠鏡,預計2016年4月反射面安裝全部完成。
FAST饋源支撐系統副總工程師潘高峰介紹,除了反射面安裝,目前正在進行的還有饋源艙精準定位調試等工作。“這一超級望遠鏡有望在2016年9月建成,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級射電天文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