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魅力澳門遊”吉隆坡發佈
  • 工商聯訪大馬華總增聯繫
  • 旅遊會展業考察蘇收穫豐
  • 社團:積極組團感受橫琴魅力
  • 東南家長講座談親職教育
  • 四校聯考成績可報內地十八校
  • 教局戲劇巡演防網絡欺凌
  • 新華夜中學員體驗市集營銷
  • 國際葡語學會訪理大促合作
  • 城大上海財經大學簽合作
  • 河馬英語奧賽理大舉行
  • 雅高全球挑戰賽城大獲冠
  • 演院戲校大型匯演派票
  • 科教平台展科大師生作品
  • 鏡湖護院兩課程提升醫護水平
  • 北航訪澳大深化科研合作
  • 閩台總商會訪皖統戰部促合作
  • 婦聯芳華綻新章 凝心聚力建家園
  • 澳廣視續堅守使命助澳發展
  • 兩團體徒步遊斗門感受鄉村美

今日冬至大如年

2015-12-22 06:30

    今日冬至大如年

    今天(二十二日)是“冬至”節氣,其取義為最寒冷的冬天已來臨。

    先秦以冬至為歲首

    我國傳統概念,冬季從“立冬”節氣(今冬為十一月八日)開始,到剛結束的“大雪”節氣,天氣還不算太冷。從“冬至日”第二天起,便進入冷徹骨的“數九寒天”(又稱“冬九九”),以九天為一個段落,依次為“一九”、“二九”……“八九”、“九九”,共計八十一天。最冷的時段為“三九”,故民間有“冷在三九”之說。

    有意思的是,“冬至”這個昭示嚴寒天氣到來的日子,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便是以“冬至日”為一年的歲首,大事慶祝。這是古人根據陰陽學說,認為“冬至陽氣起”,是陰極到陽始的轉換點,從這一天起,天地陽氣漸強,開始新的循環,是為大吉之日。

    北半球冬季告開始

    這一古代氣象觀點,證之於現代科學,也有一定的道理。事實上,“冬至日”太陽黃經為二百七十度,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國際天文學界公認為北半球冬季開始之日。之後太陽直射位置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時間一天比一天增長。畢竟把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日子作為除舊迎新的歲首似乎未盡人意,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先秦曆法不完善,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一○四年)頒佈《太初曆》,二十四節氣完整地置在曆法中,才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歲首,稱為“元旦”或“元日”。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宣佈採用公元曆(太陽曆),以一月一日為“元旦”,遂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以示區別。

    氣象學暖冬有定義

    由於“冬至日”作為舉國歡度的歲首持續近一千年,雖然位置改變了,但人們還是將之視為重要節日,稱之為“亞歲”,意為僅次於正旦的節日。歷代皇帝在這一天率領文武百官到郊外祭天,民間亦進行祭祀祖先、親友相互道賀等活動,是為“冬至大如年”說法的由來。

    今年厄爾尼諾事件仍在加強,由此可能出現“暖冬”現象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引起世人關注,似乎覺得今冬可能不會太冷。

    應該指出,感性認識與客觀現實是兩回事。“暖冬”純粹是氣象學上的名詞,其科學定義是:某年某個區域,整個冬季的平均氣溫高於常年值攝氏(下同)○點五度時,稱為該年該區域的“暖冬”。

    冷在三九防寒保暖

    冬季長達三個月九十天,氣象學的“暖冬”如此微小的差別,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影響是大的,從人體的角度來說,跡近沒有感覺。而“暖冬”絕不能阻擋冷空氣活動,北方寒流還是要滾滾南下。

    當前北方已大雪紛飛,冷鋒接踵南下入粵。本月十九日清晨,廣州最低氣溫四點二度,澳門九點二度,均為今冬以來最低紀錄。今天“冬至”,預示本來一段較長的時間氣溫逐漸走低。“冷在三九”,今冬的“三九”為明年一月十日至十八日,正是在下一個節氣“小寒”時段,居民注意防寒保暖。

    本報記者  楊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