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魅力澳門遊”吉隆坡發佈
  • 工商聯訪大馬華總增聯繫
  • 旅遊會展業考察蘇收穫豐
  • 社團:積極組團感受橫琴魅力
  • 東南家長講座談親職教育
  • 四校聯考成績可報內地十八校
  • 教局戲劇巡演防網絡欺凌
  • 新華夜中學員體驗市集營銷
  • 國際葡語學會訪理大促合作
  • 城大上海財經大學簽合作
  • 河馬英語奧賽理大舉行
  • 雅高全球挑戰賽城大獲冠
  • 演院戲校大型匯演派票
  • 科教平台展科大師生作品
  • 鏡湖護院兩課程提升醫護水平
  • 北航訪澳大深化科研合作
  • 閩台總商會訪皖統戰部促合作
  • 婦聯芳華綻新章 凝心聚力建家園
  • 澳廣視續堅守使命助澳發展
  • 兩團體徒步遊斗門感受鄉村美

公私齊支持母乳餵哺

2015-12-22 06:30

    公私齊支持母乳餵哺

    為人父母甚艱難,首關“母乳餵哺”就絕不容易闖過,除卻身體條件、心理狀況等內因,社會氛圍和環境支持等外在因素影響更大。衛生局計劃先由政府部門帶頭,所有公營機構必須設置哺乳室,這對未來的“母乳媽媽”不失為一大福音。但不得不承認,受惠面仍然狹隘,要鼓勵母乳媽媽堅持餵哺,政府的助力不應僅在公營機構創設硬件咁簡單。

    母乳餵哺,有助降低母親患婦科疾病的風險、增強嬰兒的抵抗力,從而減少社會醫療壓力。從官方列舉的數字,反映澳門推廣母乳餵哺確有成效:母乳餵哺率由○三年的五成五,升至去年超逾八成八。但數字是生產後留醫觀察時的臨時統計所得?抑或是出院後一個月、三個月的調查結果?不得而知。須知道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全母乳餵哺寶寶至少六個月,護士循循善誘,母乳餵哺一兩日有何難?難在決心與堅持。

    民間傳統“坐月”後,意味着婦女社會活動交際逐漸回歸正常,惟社會公共場所及大型商業機構如公園、食肆、商場、車站、出入境口岸均嚴重缺乏哺乳室、育嬰室;遑論面對五十六日法定產假結束不得不復工的一刻,要堅持母乳媽媽的角色,難上加難。

    幸運兒恐怕只是一眾公僕,撇開九十日產假不論,每天有一小時豁免上班的“餵奶鐘”,如今又要“先行先試”在政府部門首先設置哺乳室,羡煞旁人。私人機構設有獨立哺乳室為數不多,又難得享受彈性靈活的上班待遇,無數在職母乳媽媽都有過躲在會議室、雜物房,甚至衛生間集乳的體驗。先不論環境是否舒適,僅衛生條件已不堪,加上行為亦非人人能理解,側目和非議在所難免。壓力之下,被迫放棄者大有人在。

    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挑戰,特區政府的人口報告建議“營造更佳的生兒育女環境”。提高總和生育率,減慢人口代際更替的速度,政府早有意慾。問題是如何將刺激生育落到實處,停留在口頭上的“推動”、“鼓勵”無濟於事。增加產假、餵哺母乳時間及彈性上班等,從法律上保障公營、私人僱員都可履行母乳媽媽的使命;亦可從硬件設施上着墨,參考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在僱員達到一定數量的私營機構,以及規定一定面積的公共場所均設有育嬰室,順道回應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滿足家庭觀光客的需求。

    僱主的支持、工作環境的支援,對在職母乳媽媽至關重要。為挽留和攬才,高薪、福利,僱主扭盡六壬,在所不辭,但站在人性角度,提供母乳餵哺空間等家庭友善措施,對減低經驗豐富的女性僱員流失更有利。人人都說母乳餵哺的孩子更健康,僱員工作士氣及生產力亦可提升,幾平方米的空間,僱主和僱員就可“雙贏”,何樂而不為?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