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蕭亮朱江錄影廠動武
  • MAXCHILL勁歌熱舞
  • 隋棠拍動作戲預咗傷痛
  • 番薯葉紅足半世紀
  • 孫楠加盟《歌手》補位
  • 關智斌完成內地六巡唱
  • 華晨宇開直播暢談感受
  • 金晨否認搶演《慶餘年2》角色
  • 林峯:《九龍城寨》續集有陳浩南
  • 方國珊:黎明係我契細佬
  • 梁朝偉倫敦被網友打卡
  • 張馳豪新歌打入流行榜三甲
  • VIVA眾女嗒糖:想帶佢返香港
  • 節目表
  • 金浩中涉酒駕肇事逃逸被送檢
  • 視事關心
  • 妮妲莉寶雯保羅麥斯卡傳緋聞
  • STARTO娛樂開大騷再出發
  • 保羅麥卡尼身家八十七億
  • 《小丑回魂》擬拍前傳劇集

壓軸演出

2015-12-24 06:30

《紅牆》劇照

    壓軸演出

    本周日下午在婦聯綜合服務大樓何賢禮堂舉行的第六屆全澳短劇匯演及第二十七屆禪澳戲劇交流(澳門站),該是本地民衆戲劇本年度的壓軸演出了。

    一台戲演出時間,通常只有個多兩個小時;但從籌備、宣傳推廣、排練、合成總彩排到演出到善後及演出總結,則包括演出團隊長時間分工合作的過程。箇中的苦與樂,不足為外人道。專業或半專業的戲劇團體年中定期安排三兩場演出已相當吃力,業餘的戲劇組織能保持每年有一次公演更顯得難能可貴。可能是忙的緣故,近年演出者或有心人對演出推介的人已經越來越少。藉匯演與交流即將舉行,作為戲劇老師及主辦單位的藝術指導,我試為此次演出作點蜻蜒點水式的介紹,冀能起點以身作則的作用。

    如果說,新秀劇場是為初次粉墨登場的戲劇愛好者而設,短劇匯演的對象則是有登台經驗但演出機會不多的戲劇“發燒友”。基於客觀存在的民衆劇運低落的現實,新秀劇場已從全盛時期分公開組及學生組,多達二、三十個劇目參演到過去的一屆、也是最後的一屆,清一色僅有十一個中小學戲劇組參演。短劇匯演的際遇跟新秀劇場不遑多讓,憑着藝穗會不錯的人際關係,幾經相邀、遊說下,報名劇組亦只有七個。然而,即使參演劇組只有七個,我們仍可以從中看到本地民衆戲劇的特色:老、中、青、少、幼共冶一爐(同台演出)。當中,有由一退休老師帶領幾位小孩子演出根據同名伊索寓言改編的兒童劇《團結就是力量》;有由一中學話劇組演出的荒誕《肥仔平等機會受辱記》(唯一選自外地的小品,劇中竟然有老翁老婦分別應徵當男妓及脫衣舞女郎的超乎常理情節),有由教師、醫生、文員合演,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上世紀寫成的勵志劇《相逢何必曾相識》,有宣傳保持城市清潔人人有責的趣劇《垃圾蟲》兼主題相仿、婦聯頤康話劇組重演的小品《自作自受》,有由幾位小學老師合力演出,宣揚敬老愛老的現實小品《阿婆貴姓》以及一年輕人聯同參與本年《戲劇 · 故事巡演》的四位長者演出的倫理小品《種善因得善果》。本年度的禪澳戲劇交流,佛山市話劇之友俱樂部演出的寫意劇《紅牆》相信必能惹起本澳觀衆共鳴。一雙年輕男女回到少年時結緣的古老園庭相會,園庭紅牆內外熟悉的景物不但惹來兩人對往事的懷念依戀;園庭被發展商快要移為平地以興建高樓大廈,紅牆即將被拆掉的厄運更令此雙男女感到唏噓惋惜。年初在佛山觀賞此劇,當劇情接近尾聲的時候,台上振耳欲聾的推土機運作音效由遠而近傳到觀衆席時,我想到那些傳媒所報道不復存在的北京四合院,更想到本澳來不及保護、那一幢又一幢消失在我們眼前有代表性的古老建築物。瞧,舞台劇的感染力就是如此引人入勝!

    全澳短劇匯演將成絕響,從另一角度來看,連同戲劇 · 故事巡演、新秀劇場與親子劇場及師生戲劇專場等等於我而言,何嘗又不是只變成了一段又一段忘不掉的《紅牆》故事!?

    周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