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總統」候選人將答網友5題 台大選辯論首納公民提問

2015-12-25 06:30

【香港中通社12月23日電】台北消息:台灣2016大選電視辯論即將開跑,12月26日的副“總統”辯論及明年1月2日第2場“總統”辯論,將開放公民提問。網路媒體沃草23日宣佈網民問題集中的15大領域,各陣營先抽出5領域問題,再抽出各領域經千人連署的5個問題;“副總統”辯論則抽出6個問題。
此次大選辯論首次納入公民提問,問題來自沃草、谷歌等網合作設立的“‘總統’,給問嗎?”網站。沃草發言人林祖儀表示,網站10月底上線,截至23日,網站集結網友逾4000個提問,其中近70題累積逾千名網友連署、20題已獲“總統”候選人書面回覆。選民最心繫的是經濟與教育議題。
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辦公室發言人徐巧芯表示,這次公民提問機制公平公開,15類議題幾乎涵蓋所有公民關心的公共事務,且題目1題3問,3位候選人都必須回答。朱立倫向網民表示,歡迎各位透過鍵盤,提出台灣最關鍵的問題。
民主進步黨新聞輿情部主任黃重諺說,2016大選有意願舉辦辯論的媒體很多,但網民提問形式最特別;這幾年公共事務的趨勢是開放,開放議會、開放政府等,民眾透過網路科技,就可以是公共事務的參與者。
親民黨文宣部主任吳崑玉表示,網路一定會改變政治體系,政治是台灣最保守的系統,當大家都數位時代,政治還在石器時代。如果公民提問方式被證明可行,未來將影響台灣“立法院”改革。
林祖儀說,25日下午,三黨代表到副“總統”辯論會場場勘時,會先從15領域問題中,抽出6領域問題,再分別從各領域中,抽出6道超過千人連署的問題;1月2日的“總統”辯論,因時間關係,只從15領域中,提問5個問題,1月1日由三黨代表抽出。
針對前立委邱毅日前質疑沃草不公正,不認同其參與辯論會,林祖儀回應,沃草過去就有舉辦過“市長給問嗎?”系列,只是提出平台,問題來自公民,讓公民和政黨可以討論,而且和3黨都有討論,邱毅不了解過去歷程就貼標籤,對沃草和公民都不公平。
台2016選戰新興小黨林立
分析指難打破兩黨獨大
【香港中通社12月23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周文菁)台灣2016選戰新興小黨林立,這次有26個政黨共379位候選人,爭取73席區域、6席原住民、34席比例代表制(不分區)席次。但分析指出,小黨要跨過門檻並不容易,兩黨獨大的局面仍難以打破。
20014年反服貿運動之後,台灣的新生政黨如雨後春筍冒出,目前有登記的政黨高達286個;但這些被稱為第三勢力的小政黨,要跨過不少門檻,才能在台灣政壇佔有一席之地。
根據現時台灣的選罷法規定,政黨在立委選舉中登記獲投不分區政黨票的門檻,需要在區域立委提名滿10席以上,以登記費1席20萬元新台幣,提名10席區域加上2席不分區立委,基本上需要240萬元新台幣。2008年有12個政黨登記、2012年有11組政黨,今年有18政黨完成登記不分區政黨票(佔所有政黨6.29%)。
此外,取得政黨票5%的政黨可以分配比例代表制席次及可以直接提名下一屆正副“總統”候選人。2008年只有國民黨、民進黨兩黨,2012年新增台聯黨與親民黨2個黨能跨過5%門檻。
在2016的大選中,參與不分區立委競爭且較有實力的次要政黨,約有7、8個。親民黨與新黨都有歷史基礎;而新生的民國黨與信心希望聯盟均是以宗教力量出發,意圖進攻保守派的選票;台聯黨面臨時代力量的分票考驗;綠黨和社民黨則結盟成一個黨,希望能擴大舊有的選票基礎。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沈有忠分析,反服貿運動與柯文哲拿下台北市長,顯示網路社群橫向串聯的力量,這種串聯模式在沒有區域限制的政黨票,有相對較高的發展空間,是造成這次新興小黨冒出頭的原因。
這次“總統”選舉選情明朗,立委選舉卻陷入混戰,可能反映出選民對政黨輪替沒有興趣,也對兩黨制沒有信心。
但他認為,從歷年選舉結果,小黨要跨過5%門檻並不容易。
選民很可能掙扎到最後一刻,但又擔心手上一票變成廢票,最後票仍會投給大黨。小黨特別多的現象未必會變成趨勢,“空氣票”能不能轉化為實質選票,本次選舉是很好的檢驗。
台灣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包正豪分析,國民黨氣勢走弱釋出政治空間,但藍綠兩陣營格局並沒有被打破,不太可能出現第三大黨或多黨分立。尤其台灣,分歧僅出現在身份認同上,且泛藍、泛綠都是二分概念,小黨林立只是短暫現象,選票最終會回到兩大黨。
他舉例,像新黨、親民黨以及台聯黨出現時,曾一度讓人想像台灣政壇將面臨三足鼎立之勢,但現實證明這些政黨最後都逐漸萎縮。
包正豪認為,時代力量可能延續去年氣勢,是這次較有機會勝出的小黨;但時代力量若出線也代表政治光譜相近的台聯黨將受重創。另一個他看好的是新黨,新黨提名上採取很好的策略,吸納藍營挺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