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港澳記者了解國產機研發歷程
  • 黎若嵐:土生土語是澳孕育語言
  • 今多雲驟雨
  • (新聞小語)汲取教訓 保障更生人士
  • 鏡湖:護理促進醫療產業發展
  • 黃潔貞促建高水平護理梯隊
  • 培道才藝達人比拼精彩紛呈
  • 學聯成員學習國安知識
  • 全澳教師籃球賽卅七隊競逐
  • 教局建言平台關注青年體質
  • 明愛特教交流會分享心得
  • 中國海洋大學訪澳大促合作
  • 閩政協主席訪城大促交流
  • 青年教師赴港交流收穫豐
  • 福校幼園慶母親節溫馨感人
  • 城大論壇促琴澳金融發展
  • 新聞特搜
  • 恆山黃芪認證技術琴澳落地
  • 工聯北綜講解防坐骨神經痛
  • 智耆之友午膳齋宴溫馨

氹北規劃兩年無動靜

2016-01-02 06:31

區內不少地段放置建材

氹北北帝廟附近有多棵古樹, 社會要求保育。

    氹北規劃兩年無動靜

    發展商不支持   公屋設施落空

    澳門缺地窒礙住屋及經濟等發展,政府回收閒置、未完成發展土地又滿城風雨,現實卻有不少土地長年“曬蓆”。

    如政府二○一三年底突然推出“氹仔北區都市化整治計劃修訂”,惜兩年來反應一般,一個成功個案都未有,一千公屋及多項社會設施頓成空中樓閣,短期內應無法實現。

    批13份規劃條件圖

    氹北是指位於氹仔正北面,介於嘉樂庇總督大橋及友誼大橋出口處的土地,周圍分別是大潭山、城大及北安填海區,面積甚大。不過因業權複雜,區內卓家村、三家村一帶不少為私人業權土地,且多“三尖八角”難獨立發展,二十多年來一直閒置。政府當年冒着放發展商趕搭“城規法”推出尾班車的質疑,推出了氹北規劃修訂,冀通過公、私地整合,推動相鄰地塊發展商及政府合作,又以增加樓宇面積、放寬高度等措施,鼓勵私人發展,又換取公地建公屋及社服設施。當局計劃可釋放七十一幅、合共二十二萬三千平方米土地,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以解超高樓價問題,料可再多建五千四百個私人單位、一千個公屋單位及三十多個社會設施,共可容納三萬六千五百多人口,社會當年反應向好。

    可惜這個被政府稱為三贏的方案,兩年以來無大進展。工務局回覆本報查詢時透露,“城規法”生效後,該局共批出了十三份氹北項目的規劃條件圖,另有兩個案在處理中。在十三份已發出條件圖的個案中,只有兩個項目入了“草則”,正由該局審批。

    新規劃未夠吸引力

    按新規劃,該區建設用地總量為十萬五千多平方米,約佔總用地四成七。共劃分成七十一幅發展用地,當中三十二幅為私有土地,約佔四成面積。新規劃推出之時,社會所有憧憬都放在政府通過土地整合,可獲十二幅土地儲備、十幅社會設施用地,計劃可建一千個公屋單位,另加文化活動、康樂設施及社區服務中心、學校、幼兒園、政府綜合大樓、衛生中心、安老院、治安單位、文物保護區、體育設施綜合體及市政設施。工務局回覆議員何潤生質詢時坦言,上述整治計劃修訂公佈至今,私人土地的業權人反應不踴躍,土地重整工作未能順利開展,因此設想中的公屋用地至今仍無法形成。社會對新規劃以增加土地、房屋供應及改善該區環境的想法全落空,頓感失望。

    政府早就預期,該區能否發展,可否藉重整等獲得公地均需看發展商意願,難定時間表。當年不少土地業權人或發展商都不支持方案,認為不公平、不合理,政府縱放寬樓宇面積、高度,但要割地予政府建道路、公屋等,或得不償失,這些觀點至今無大改變。有發展商分析,商人、業權人在商言商,兩年時間無項目啟動,說明新規劃未夠吸引,帶不起積極性,入紙申請規劃條件圖都未必一定去馬。現時樓價向下,與當年高處未算高相比差得遠,發展商識計數,會因應成本及利潤謀定而後動。若規劃無變,氹北去向短期難料且難樂觀。按“城規法”,修訂分區規劃要行很多程序及時間,現時澳門連總體規劃都未制訂,再改氹北規劃肯定要長時間,而且不容易。

    本報記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