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在澳大利亞觀摩「大清世相」展

2016-01-03 04:25
【新華社堪培拉1月2日電】(記者徐海靜)新年的第二天,記者走進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展廳,迎面看見一幅藍底白字的中國地圖。定睛細看,上面長江、黃河、泰山、嵩山等河流山川,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小市縣,一一標記清晰。這幅創作於嘉慶年間的《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一下子將人們的思緒帶回到百多年前的中國。 這是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和中國國家圖書館共同主辦的「大清世相」展覽的第一件展品。展覽1月2日在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向公眾開放,170件來自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精美展品亮相,令各地參觀者紛至遝來。 展品中最驚豔的是一幅長約6米、寬60釐米的「樣式雷」圖檔《大清門至坤寧宮中一路立樣糙底》。這是中國國家圖書館珍藏的清代「樣式雷」系列圖檔中的一幅,2007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這是該圖檔首次在國外展出。 這幅圖囊括了紫禁城中軸線從大清門經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到坤寧宮的全部建築的外觀圖樣,上面標注有各建築的名稱和它們之間的距離。圖中最顯眼的地方是:在乾清門至坤寧宮這段內廷區域繪有色彩亮麗的綵棚、彩架。由此可見,該圖是為皇帝大婚前搭建綵棚的設計草圖。從年代推斷,應該畫的是光緒皇帝的大婚準備情況。 展覽採用多媒體模式:《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被做成觸摸屏,點擊某個地點,即可顯示該處所有展品的圖片和介紹。 所有展品備有中英雙語說明。據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媒體經理莎莉·紹普曼介紹,這是澳國圖第一次在展覽中使用雙語介紹。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內森·沃利說,兩個國家圖書館關於此次展覽的合作進行了3年。此次共展出88件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品,82件澳大利亞境內展品,其中大多數來自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此次「大清世相」展覽重在表現清代中國各地市井百姓生活,包括表現少數民族生活的《黔苗圖》、京劇《昇平署臉譜》、第一版《紅樓夢》等,希望為澳大利亞觀眾展現清代各階層豐富多彩的生活。 來自新南威爾士州紐卡斯爾的凱西和傑弗裏·普利茲夫婦對展覽印象深刻。「想不到17世紀中國有著如此成熟發達的文化,」凱西說。 傑弗裏說,以前澳大利亞的中學歷史只注重歐洲歷史,直到最近30年,澳大利亞逐漸定位為亞洲國家,對亞洲鄰居的瞭解才開始多起來。「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夥伴,我們應該多瞭解中國的文化,而歷史是瞭解文化的重要途徑」。 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館長安妮-瑪麗·施沃特裏希說,澳國圖與中國國圖的合作已有60年曆史,2012年雙方簽訂諒解備忘錄後,決定把合作拓展到新領域,因此有了此次展覽。這也是兩大國家圖書館聯合舉辦的首次展覽。 此次「大清世相」展覽只在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展出,將持續至5月22日結束。

濠江日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