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中總文康部會員遊新會
  • 菩提禪院浴佛法會祈福消災
  • 新聞特搜
  • 閩澳文化交流團拓眼界
  • 澳青哈爾濱考察智能化釀酒
  • 澳青認識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證
  • 東井圓佛會浴佛法會派米
  • 視助會辦母親節音樂會
  • 助殘日嘉年華明舉行
  • 自閉症協親子遊橫琴
  • 佛誕節祈福會願民心康泰
  • 社研會關注長者安寧照顧
  • 亞太區天主教童軍來澳朝聖
  • 婦聯赴澳大講解催眠治療
  • 研照顧者津貼擴受惠
  • 宣城副市長訪閩台總商會
  • 新時代列車“澳門號”大有可為前景光明
  • 講座邀女企業家分享心得
  • 三明政協主席訪客屬總會
  • 食店涉假聘用三人法辦

暴亂違背正義 警惕暴力政治

2016-02-10 06:30

    暴亂違背正義    警惕暴力政治

    年初二凌晨,香港旺角發生嚴重暴亂,持續超過十小時,包括警員、記者及參與人士在內,共一百多人受傷。事件驚動國際,不但香港,澳門社會也應深思,我們需要甚麼樣的民主自由社會。

    香港特首梁振英稱絕不姑息暴徒,會將他們繩之於法。警務處長稱,會考慮檢控被捕疑犯參與暴動罪行。各界強烈譴責暴徒,不少網民在社交平台發表意見及評論,斥責暴徒無法無天。然而,顛倒是非黑白、混淆視聽的謬論同樣充斥着社交媒體,諸如示威者只是以暴制暴,錯在港府先;與外國相比,今次“旺角卡門”非嚴重,不是暴亂;“捍衛本土利益”等。

    沒有謬論不是社交平台,但社會仍須嚴正駁斥,以正視聽,避免歪理成風,荼毒青少年。港府近年一些政策確未符合社會訴求,深層次矛盾難解決,甚至惡化。但法治社會自有文明、合法及理性的解決方法。香港有備受推崇的法律制度,又有立法會監察、制衡,以及廉署、平機會等申訴渠道,應該善用以切實回應社會訴求、化解矛盾。過去香港被稱為“遊行之都”,每日都有不同訴求的遊行、示威,大都秩序井然,警方也很專業、克制。港式遊行的和平、理性,港人一直以此自豪。何以近年會演變成暴力政治,誰先暴、誰制暴?不就是一小撮“崇尚勇武”人士騎劫了社會,加上部分媒體輿論和政客長期顛倒是非、縱容暴力甚至煽動反政府行為。

    民主不等於暴力,更不容許暴力。喋血街頭早已超越道德和法律底線,理應受到譴責及法律制裁。不論從甚麼角度,向警方擲磚頭、玻璃樽,用鐵支、木板襲擊、追打甚至圍攻警員,襲擊記者,破壞汽車,到處縱火,已經是暴徒行為,毫無正義可言。

    不論事件有何前因,肇事者有何出發點及目標,訴諸暴力、蓄意破壞、製造傷亡,都是文明社會所不容的行為。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只會激化予盾,製造更多仇恨及社會撕裂,故絕不能歌頌和美化,甚至沒有開脫的空間。當理性、法治這香港兩大成功法寶被暴力侵食,持續內耗傷害最深的是莫過於香港社會和香港市民。

    旺角暴亂並非獨立事件,是香港長年政爭的延續,由深層次矛盾惡化所催生。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首要香港的大多數勇敢站出來,向一小撮暴力人士說不,抵禦鼓吹暴力之風,才能維護香港社會的穩定和安全。港府既要將暴徒繩之於法,也要積極回應社會訴求,解決基層居民的生存問題和青年的出路問題。各政治力量應大局為重,放棄盲目的意識形態之爭,重回發展社會和關注民生的正軌。

    澳門與香港一水之隔,同為特區,社情民意雖不盡相同,輿論和政治氣候卻影響甚深。澳門社會也有很多問題有待面對,諸如民主政治訴求提高、官民互信下降、產業單一、樓價貴、年輕人向上流動不足等,但要警惕港式暴力政治滲透。小城已在經濟寒冬之中,承受不起內耗,更需要團結。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