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魅力澳門遊”吉隆坡發佈
  • 工商聯訪大馬華總增聯繫
  • 旅遊會展業考察蘇收穫豐
  • 社團:積極組團感受橫琴魅力
  • 東南家長講座談親職教育
  • 四校聯考成績可報內地十八校
  • 教局戲劇巡演防網絡欺凌
  • 新華夜中學員體驗市集營銷
  • 國際葡語學會訪理大促合作
  • 城大上海財經大學簽合作
  • 河馬英語奧賽理大舉行
  • 雅高全球挑戰賽城大獲冠
  • 演院戲校大型匯演派票
  • 科教平台展科大師生作品
  • 鏡湖護院兩課程提升醫護水平
  • 北航訪澳大深化科研合作
  • 閩台總商會訪皖統戰部促合作
  • 婦聯芳華綻新章 凝心聚力建家園
  • 澳廣視續堅守使命助澳發展
  • 兩團體徒步遊斗門感受鄉村美

保護動物靠立法求社會共識

2016-02-12 06:30

    保護動物靠立法求社會共識

    近年本地居民愛護動物意識提升,虐待動物個案每每經網絡傳播成為青年網民的關注焦點。有居民昨日上午在公園發現兩具貓屍,雖然死因未確定,但流浪貓無端慘死,引起大批愛護動物人士和居民聲討和譴責。原來慘死的流浪貓亦“薄有名氣”,為許多公園常客和附近街坊和青年學生所熟悉和喜愛,旋即成為網絡社交平台焦點。事件再度印證愛護動物已成為新一代提倡的生活文化,如何與動物和平共處,成為政府不能不過問的社會議題。加強教育潛移默化,有效的法律工具越來越無法迴避。

    近年居民飼養貓狗數字不斷上升,流浪貓狗數目亦見增多,多選擇公園、地盤等空曠廢置地方棲身。愛護動物團體曾多次在公園或郊外發現受傷的流浪貓狗,甚至貓狗屍體,更發現自製的貓狗捕獸器,冬季更是“兇手”出沒的高峰期,估計有人捕捉食用。早年湖畔大廈管理人員殺狗、煮狗便引發一場風波,說明在對待動物的問題上,社會上不同階層和背景仍存在較明顯的文化差異。年輕一代顯然更接受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如發達國家有研究發現,虐待動物者傷害他人的比例明顯較高。享受殘殺動物、令動物受盡痛苦死亡的過程,反映了個別人可怕的心理問題。事實上,許多國家確實也針對虐待動物行為確立了法律約束。如早前便有在台灣求學的澳門學生因虐待流浪貓而被警方檢控。

    本澳保護動物立法工作仍在推進中。愛護動物團體多年來不斷爭取,醞釀多年的“動保法”去年獲立法會一般性通過。當社會以為法律快將出台,卻在細節性討論時發現諸多問題,恐影響日後操作。除了殘酷虐待動物的最高刑責由最初建議的三年改為一年,經政府多番說明平息爭議,仍有不少問題有待拆解。

    參考其他國家地區的保護動物法例,除了一些極端、明顯有違道德的虐待動物行為,不少涉嫌虐待動物行為均與飼養寵物主人疏忽照顧有關,諸如遺棄寵物、令寵物在不舒適環境下生活等。雖然表面上沒有殘酷虐待動物之意,卻造成虐待動物的事實和後果。因此在“動保法”立法過程中,關注焦點之一為明確飼主責任,以對飼養動物、寵物形成受法律約束的道德規範。社會上除了關注虐待動物,同樣關注飼養寵物主人的社會責任,如正確處理動物排泄物、噪音、氣味等,以及避免寵物傷人、滋擾他人。如何界定這類飼主行為,莫衷一是,短時間內難以解決。

    疑似虐殺動物行為一再發生,政府實有必要加快立法步伐,以便在法律規範下,讓社會形成尊重生命、愛護動物的共識。同時要開展更多教育工作,加強與動保團體的合作和溝通,減少流浪貓狗帶來的問題,達至愛護動物的真正意義。立法過程中,政府更需與社會保持良性互動,從中建立共識,取得平衡點,訂立合乎本澳實際情況的保護動物法例。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