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中共十八大以來致力民生改善取得新成就

2016-02-26 05:07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生一直是中國共產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共十八大以來,在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注重民生、保障民生,奮力鑄就大國民生改善新篇章。
    猴年春節,記者來到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村民唐榮斌家。阜平縣是全國重點貧困縣,駱駝灣村是特困村。2012年年底,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太行山深處,逐一到唐榮斌家、唐宗秀等困難群眾家看望,盤腿坐在炕上,同鄉親手拉手,詳細詢問家裏情況。
    如今,唐榮斌家的土坯磚房已經翻修一新,還新建了廚房和帶洗浴的衛生間。翻修材料取之於本土,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當地特色。正是享受了政府危舊房改造政策的福利,駱駝灣村低矮破舊的房子得以修繕。
    三年來,除了為特殊困難群眾提供資金支持,阜平縣為摘掉貧困帽子進行了不少嘗試。去年,經中國保監會批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根據阜平縣特點,專門設立肉牛、肉羊、核桃、大棗成本價格保險,針對市場價格波動造成的成本損失,為農民持續增收兜起一張網,兜住農民種植、養殖的經營風險。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指示,充分體現了把13億多人全部帶入全面小康的堅定決心。他多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
    從2011年到2014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1.22億人減少到7017萬人,累計減貧5221萬人,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量。2015年歲末,《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正式發佈。明確到2020年7000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門診報銷50%,住院報銷70%,只要拿著社會保障卡刷一刷,繳費、結算都辦妥了!”春節前,剛從浙江麗水市中心醫院出院的遂昌縣大柘鎮車前村村民曾仙媛顯得很輕鬆,“這下,農村人和城裏人的報銷待遇都一樣了,方便又實惠。”
    曾仙媛切身感受到的變化,就是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保險並軌的成果。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提出到今年6月底之前,要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就業、醫療、養老、低保等,是民眾生活的基本保障。為此中央提出,社會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線。要更好發揮社會保障的社會穩定器作用,把重點放在兜底上,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
    “特別是要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全面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準,滿足老百姓多樣化的民生需求,織就密實的民生保障網。”2016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調研時再次強調。
    三年多來,即使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民生保障力度不減反增。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低保等保障水準不斷提高,一張保基本、兜底線、廣覆蓋的民生保障網不斷織密織牢:
    2015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保人數超過13億,參保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超過8.42億人;2014年、2015年培訓農民工均超過2000萬人。前不久,《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意見》正式發佈……
    吃得更放心,住得更寬敞,行得更通暢,環境更優美,社會分配更公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中共的奮鬥目標。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緊緊圍繞共建共享這一核心,全面提高公共服務水準和覆蓋面,不斷增進人民福祉,讓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收入持續提高,分配更加公平。2015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7.4%,超過同期6.9%的GDP增速,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數進一步收窄。
    公共衛生普及,均等化水準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2008年人均80元提高到2015年的380元;居民人均預期壽命2015年預計比2010年提高1歲。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