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澳主持獲頒清遠文旅推廣大使
  • 故宮數字技術傳播中華文化
  • 澳順德總會返梓表彰優秀護士
  • 文遺常識問答賽廿六校參與
  • 羅奕龍:建設護理團隊育人才
  • 七十本澳律師灣區執業
  • 黑沙環三車碰撞騎士送院
  • 各界:握惠澳機遇融大局
  • 卅四澳賽馬內地啟“新生活”
  • 地盤女工疑高處墮下受傷
  • 放飛自我
  • 本地婦墮“公檢法”失十一萬
  • 舊橋行人路重開跑友再臨
  • 電熱水爐爆炸冧牆無傷
  • 特首:續優化旅遊設施迎客
  • 旅遊局:鼓勵業界提升服務<BR/> 貿促局:着力推廣澳門優勢
  • 街總中銀探訪獨居長者母親
  • 社民會辦“帶著愛”親子坊
  • 博鰲志願者分享心得
  • 加強托兒服務專業化

把握機遇 共榮共享

2016-03-07 06:30

    把握機遇    共榮共享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總理李克強前日作政府工作報告,將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促進港澳提升自身競爭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昨日出席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全體會議,對澳門提出三點希望,在在反映國家關心重視澳門,殷切希望澳門經濟發展和民生提質。

    澳門經濟發展、居民安居樂業,前提必須有穩定的政治環境。澳門政治基礎就是“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尤其是“一國兩制”是社會制度、法律法規的來源,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均提出“準確貫徹‘一國兩制’”,特別是“準確”二字是今年首次提出來。澳門回歸十六年來,“一國兩制”在澳初步成功實踐,但只是初步的成績,還需深挖潛力。問題在鄰埠出現“一國”與“兩制”的不同理解,甚至有人走偏鋒,過份強調“兩制”,無視“一國”,說到底是近年一些亂象的源頭。故這個時候準確認識、把握和貫徹“一國兩制”內涵,保證不變形、不走樣,有針對性,更有現實意義,是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的基石。“一國”在前,“兩制”在後,已說明澳門特別行政區是國家下面一個特別行政區,如同國家憲法與澳門基本法的關係,國家憲法是澳門基本法的母法,一切權力來自中央授權,明乎此,了解澳門特區的定位,有助澳門依托國家發展戰略大政進一步發展。

    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穩健向前發展,有了穩定的環境,再把握國家戰略,澳門的發展便如魚得水,沒有不可踰越的門檻。澳門的發展被置於“十三五”規劃之內,是國家發展大略的一環。對外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澳門歷史上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加上澳門與葡語系國家的淵源,這些優勢有利澳門與國家戰略對接,發展經濟,謀劃長遠。對內是粵港澳區域融合,經貿接連,互補長短,深化合作,做大做強。問題在如何把握。

    “國家所需、港澳所長”正是把握發展黃金機遇的要領,繼“十二五”後,“十三五”規劃再次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可見澳門旅遊服務業在本地區的龍頭作用,正是澳門所長。現時世界旅遊業約佔全球GDP百分之九點五,但中國內地旅業發展水平只達一半,發展潛力仍巨大,同時可見國家旅遊業的短板問題仍多,窒礙進一步發展,這正是國家所需。澳門宜以己之長助力內地旅遊業深化發展,旅遊往往與服務業掛鈎,旅遊服務業中包括行業制度、人資、配套等,環環相扣,機遇宜好好把握。

    今年北京“兩會”,由政府工作報告至港澳人大代表團會議、小組會議,處處體現中央對港澳的關心和重視,尤其殷切期待港澳與內地優勢互補,同一天空、同一大家庭,同進步共發展。怎樣把握、如何落實,依靠澳門特區政府推動、全體澳人努力,共榮共享。國家好,澳門更好。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