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普京提名別洛烏索夫當防長
  • 經濟學家為何被選為俄防長?
  • 中美重磅數據周 宜觀望待新機
  • 中國為世界經濟增穩定性
  • 借澳平台優勢 促全球貿易投資
  • 通脹維持高企 撐澳洲元靠穩
  • 港股創九個月高位 重上萬九
  • 韓正:中國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 居民:職訓助增技能迎機遇
  • 學者:公共投資從高質量發展着手
  • 李顯龍向總統交辭呈
  • 布林肯批評以軍行動
  • 烏哈爾科夫州四千人撤離
  • 俄別州遭襲15人死
  • 去年10萬人職訓 會展類飆1.9倍
  • (一家之言)政策送客流 酒店業可期
  • 自貿賬戶實施助力澳琴金融互通
  • 中聯重科首季業績回暖
  • 經濟不穩 母親節消費縮水
  • 碧桂園寬限期內付清兩筆利息

基本款難滿足 掀代購波鞋熱

2016-03-13 06:30

特別款式波鞋受追捧,代購業務應運而生。

    基本款難滿足  掀代購波鞋熱

    年輕人對波鞋要求越來越高,甚至透過代購尋找特別款式。近期無論臉書或微信等社交平台,都見各式店舖宣傳可代購波鞋。有代購商戶表示,波鞋不會無人穿,認為只要緊貼潮流,積極開拓新客源,前景樂觀。競爭大可提升行業質素,不過要慎防有人借“代購”名義混水摸魚。

    入貨考眼光

    經營九年代購服飾、球鞋負責人劉先生表示,過去本地人買球鞋主要在荷蘭園“波鞋街”一帶,買的主要是基本款。因澳門市場細,知名品牌進澳的款式相對較少,貨量亦不充足,導致很多本地人到香港買球鞋。代購行業興起,是大集團壟斷下的小商戶生存空間。自澳門賭業蓬勃發展,澳人越趨注重打扮,代購需求越來越大。過去此行業壟斷性較強,現時越來越多網上或實體代購店冒起,讓顧客有更多選擇是好事。

    他稱自己過去亦是從網上代購開始做起。投資實體店不容易,但勝在能給予客人信心,有問題可隨時追究。實體店投資成本大,需六位數或以上。一對球鞋普遍在一至兩千元之間,一款球鞋需進五種尺寸,加起來金額不少。加上潮流與個人愛好難掌握,有時對新貨反應一般,反而有時某一兩個款式因有明星着過,明星效應下突然“賣斷市”要不斷追貨。賣不出的貨品太多會令資金周轉困難,故只把黃金尺寸存起來,待潮流復興時再賣,其他尺寸的就會減價出售。

    新客買得多

    過去經濟好,生意十分理想,現時經濟下滑,客人消費力明顯降低。去年與前年相比,生意額跌約一半,雖屬預期中,但與想像仍有段距離。該店有很多熟客,但熟客買的鞋款多會循環穿,反而新客會買得較多,故現時正不斷開拓新客源。男與女的消費習慣亦有很大差別,女士大部分單純因外表“靚”而買,男士則會以球鞋的歷史或由來而買;女士買完着一段時間後會再買,相較而言女士消費力較高。

    現時澳門人已較少到香港買鞋,雖然香港市場大,價格較低,但風險高。香港租金更貴,賣假貨機率較高,尤其旺區,故現時反而有港客來澳購鞋。為避免消費者購假貨,建議消費者要選實體店。實體店與網店價格相差不大,僅一兩百元,若在網店購買懷疑假貨,可找臉書上專門驗貨的“大神”,一旦發現是假貨,可商討如何解決,因不排除有部分商戶不知自己所售的鞋是假貨。

    見習記者   張麗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