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粵發揮琴自貿賬優勢 促跨境貿易
  • 業者:無人機宜作澳交通物流工具
  • 支持澳會展業 促經濟適度多元
  • 頭部企業省市代表團參展
  • 三月新批房貸按月升31.7%
  • 國際基建論壇下月開鑼
  • 母親節送禮預算減 金飾銷情淡
  • 羅司:電信業改革 複雜困難
  • (一家之言)優化營商環境 促居民增收
  • CTM 5G跨地域方案獲創新發展獎
  • 郵電局:健全法規政策 保數據安全

推進環保工程政府須先行

2016-04-01 06:31

    推進環保工程政府須先行

    環保展覽已舉辦至第九屆,該如何衡量成效,至少可從三個角度切入。展覽本身的經濟成效、推動本地社會環保工作的成效,以及帶動環保產業發展的成效。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衡量,環保展及澳門社會都任重道遠。

    環保展規模逐年擴大、參展商不斷增加,已逐步遠離“失敗”,距離成功仍有一步之遙。正如澳門其他官辦大型展會,衡量其經濟效益總要一併考慮許多無形的、間接的和對周邊經濟效益的帶動;展會本身如果沒有公共資源支援,要獨力支撐下去並不容易。無疑,以澳門現階段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狀況,絕大部分展會仍脫離不了公共資源投放。嫁接全球發展趨勢和新興產業的環保展何時“斷奶”,視乎後兩者的發展成效。

    有業界認為,澳門環保水平在三十年前是國際前列,其後停滯不前,尤其國際上最近十多年推動環保意識和產業發展步伐猛進,澳門自然不進則退。作為一個側面的衡量指標,澳門社會的環保水平並沒有得益於九年環保展而超越前人水平。每年環保展帶來許多先進技術和創新思維,但隨着展會落幕,有多少技術和發展思維留下來並滲透到澳門社會?

    三十年前澳門的環保水平可居國際前列,三十年前的澳門除了博彩業和製造業還有甚麼?除了人口和車輛較現時少,顯然,政府才是當時環保工程的主導力量。從技術引進到設備更新,但更關鍵的還是發展思維。如今的澳門社會,商業比三十年前蓬勃,增加了許多跨國大企業,商界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開始超越政府。社會上環保呼聲日漸高漲,政府甚至也有了落實環保工程的配套機制,為甚麼反而不能在推廣環保意識、引進環保技術和起用更多環保設施方面起帶動作用呢?很值得各方好好思考。

    如果從政府開始,進一步落實到私人機構和社區,環保意念成為發展的首要考慮,則環保產業自然也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積累和發展。更進一步的是人才積累和技術研發,這不就是多元產業的起點?其實,產業多元也好、發展多元也好,本來就不是憑空想像和無中生有,主要還是扎根於生活,從優化、提質和可持續發展作為起點,不斷尋找解決方案和創新技術、思維。簡單如垂直綠化,在鄰近地區已經大行其道,人口稠密如澳門,何以不能在公共設施上廣泛使用?是次環保展,政府部門組織了採購人員參訪,希望這是一個有後續成效的舉動。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