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澳原創IP亮相港國際授權展
  • 相約荔枝碗活動受歡迎
  • 圖書館周感受閱讀樂趣
  • 學者探討華文旅遊文學發展
  • 旅局新加坡路展拓東南亞市場
  • 聆聽教益
  • 坊會冀草堆街增交通指示
  • 建築工程界訪黔體會國家進步
  • 居雅再“甩皮”促正視
  • 團體籲筷子基北灣按時完工
  • 坊會盼動工拆沙梨頭危樓
  • 工聯:促正視氣候變化影響僱員
  • 新中圖基礎工程造價近七千萬
  • 沙梨頭殘危樓拆卸獲批
  • 路氹演練車禍塌方救援順利
  • 外交公署:為澳築堅固“領保長城”
  • 泉港副書記訪福建同鄉會
  • 閱讀日創作賽六十五作品獲獎
  • 妥善貯存護食安
  • 梁族聯誼會誕新閣續團結

打造智慧城市先奠定基礎

2016-04-07 06:30

    打造智慧城市先奠定基礎

    城市急速發展,人口密度每年劇增。要妥善處理衍生出的能源、水資源、交通、治安、衛生、教育、醫療等問題,優化社區生活,建設智能化城市或智慧城市為大勢所趨。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到要支持澳門建設“一中心、一平台”,未來加強與內地及海外等區域深度融合,互相借鑑先進城市管理經驗,有關思路須具體落實為政策。

    科技日新月異,政府開拓並建立智慧型城市會是一條新出路。對於打造智慧型城市,不僅科技界推崇,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方針中亦有此想法,並有大專院校建立起互聯網實驗室,探討可行性。未來如何逐步落實至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任重道遠。

    所謂智慧型城市,參考鄰近以至海外國家經驗,主要是由規劃管理、基礎建設和市民滿意等串連成一個相互聯繫的生態圈。說來簡單,但如何結合本澳實際,尤其受到土地資源短缺、人口膨脹、交通路網先天不足等制約,更不可紙上談兵、照搬概念,須開展具前瞻性、全方位的科學分析,重要是深度調研,尋得可落地的妙方。

    據科技發展基金公佈,目前近六成經費投放到科研人員培訓,符合發展大趨勢。無獨有偶,近日召開的人才發展委員會會議,亦重點提到如何挽留人才、吸引專才回流澳門發展。顯見政府當前乃至未來皆着重培育及善用本地人才,尤其科技專才,這為有序打造智慧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礎。

    然而要建設理想的智慧城市,基礎建設和數碼發展必然要處於一定的水平。客觀看,本澳城市規劃欠缺科學性,變數又多,長期為人詬病。數碼科技發展層面更有很大發展與進步空間。從一個普通型城市邁向至智慧城市,需要有良好的過渡,其中包括完善基礎設施的階段。其中首要是及早完善智能交通,於歐美先進國家,透過全球定位系統可得知各處塞車情況,進而加強調度,簡單方便效率高。本澳交通燈信號較分散,未有相關軟件優化系統,幸好地域細小加強人手調度亦能解決部分問題,但長遠仍須步向建設智能交通。

    打造智慧城市是出路也是順應國際潮流。隨着新填海區逐步到位,各區皆有獨特性,政府現階段宜盡早制訂符合長遠發展方向的智慧城市規劃,按部就班,深入調研,為未來善用新填海空間、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開拓智慧型旅遊事業等做好準備,描劃清晰藍圖。

    科技發展基金成立十二年,每年施政報告皆提到基金的運用及資助項目,乃至於與內地的合作計劃。未來有必要在原基礎上加強產學研合作,一步一脚印走產業化道路,尤其多支持培育本土科技人才,助力科普,為科技發展、應用和創新奠定基礎。科技與生活息息相關,在全球科技應用潮流的影響下,多元文化推動下,智慧城市並非遙不可及。藉着高科技水平的智慧城市,更可為綜合解決城市人口劇增、資源不足甚至交通亂象等提供妙方,使澳門發展成更“聰明”的城市,讓居民生活和旅遊體驗與國際接軌。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