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台灣青年陳長風 走了11年『兩岸交流路』

2016-05-05 08:30

33歲的台灣青年陳長風,已是兩岸交流中的“老人”。從2005年以團員身份第一次“登陸”,到2012年接任台灣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理事長,他從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參與者逐步成長為組織者、推動者。
近日,陳長風在台北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分享一路點滴,並談了對“體驗式交流”的探索與期許。
“第一次看到兵馬俑,那份激動我到現在還記得”,當年22歲的陳長風是台灣輔仁大學學生議會會長,作為第三屆台灣高校傑出青年大陸參訪團的一員,到訪陝西、北京等地。
民革中央于2004年創辦的“傑青團”活動,迄今已舉辦15屆,陳長風就參與了11屆,從普通團員發展為工作人員、副團長直至團長。
參加“傑青團”的年輕人,大多是台灣各大高校的學生會、重要社團負責人。他們中的活躍者在2008年創辦“傑青會”,以更好推動兩岸交流。該會有500多位會員,來自台灣北中南東共百餘所大專院校,很多人走出校門後成為各界精英。
接任理事長後的陳長風,與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合作主辦“兩岸學生起點營”活動,讓兩岸重點院校的學生領袖見面。“除了參訪,還通過分組風采展示、競技互動,對探訪調研進行總結思考等進行深入交流”,陳長風說,最希望大家能成為真正的朋友,未來在推動兩岸合作中發揮正向影響。
陳長風自己第一次“登陸”時,就與西安外國語大學的一位同學成為朋友,十多年一直保持聯系。“時間到了活動會結束,但學生的感受會持續,辦活動最應看重有無後續交流。”
在陳長風眼中,“交朋友”也是面向台灣青少年的“體驗式交流”應有目標。對具體交流形式,他也一直在探索。協會前年通過與共青團泉州市委等合作,主辦兩岸高校大學生記者挑戰賽,首屆即組織了100多名台灣大學生記者前往泉州採訪。
“讓兩岸大學生共同組隊,一起拿出採訪作品,參與評選,過程中肯定會有意見不合,但這種磨合更為重要,很可能未來兩岸媒體圈裡就有參加過這一活動的人”,陳長風說。
除了按活動主題選擇適合的人參加,協會近年還力推台灣青年到大陸實習,合作企業包括國美在線、歌華等知名大陸企業。上屆活動報名開始後一個月內就有700多人報名,最後選出近百人赴北京、福建等地。
“特別選擇陸企而不是台企,是為了讓台灣青年深入感受大陸年輕人的工作、生活環境,看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到大陸工作”,陳長風提到,有企業曾提議要為台灣同學提供“車接車送”服務,“當時我就拒絕了,應該讓他們跟大陸年輕人一樣擠地鐵去上班,這樣才接地氣,不要擔心體驗是否都是美好的,即使苦澀也很好,也能讓人有所收穫。”
曾經參與實習的同學中,有兩位已正式入職,年薪破百萬元新台幣,這些都激勵了陳長風,他還在持續開拓,今年預計會增加幾家重慶企業提供職位。
從事創業服務相關工作的陳長風去年在南京成立了公司,他看好大陸的創業氛圍,建議有想法的年輕人可以去大陸尋找機會,那裡有更廣闊的市場。
至於蔡英文上台後會否影響交流,陳長風說,政黨輪替後更要多多交流,不然兩岸間的溝會越來越深。(中新社記者  鄭巧  張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