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6.18”臨近 以舊換新促銷重點
  • 短債基金投資新機遇
  • 內地居民消費需求小幅回升
  • 金沙多維度扶持本地中小企
  • 惠澳措施 助建世旅城
  • 金沙廿年 在澳投資逾千二億
  • 澳門金沙慶開幕廿周年
  • 優化體驗 創造引客誘因
  • 中國對話 探入境遊市場灣區機遇
  • 今日會議重點:與何超瓊對話
  • 線上線下推廣 引八城自由行客
  • PATA開幕 助澳深化旅遊+
  • (一家之言)灣區合作共拓國際市場
  • 實踐“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 全球最大型國際標準評審中國葡萄酒大賽
  • 打造文旅品牌項目 推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 永利支持澳門擦亮國際大都市金名片
  • 利率前景主導英鎊走勢
  • 撤辣去庫存 發展商資金回籠15億
  • 中成品油價年內首次兩連跌

權威人士:中國不能加槓桿硬推增長

2016-05-10 06:31

權威人士料未來幾年總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並存的格局難有根本改變(中新社)

    經濟呈L形走勢

    權威人士:中國不能加槓桿硬推增長

    【中新社北京九日電】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九日刊登對“權威人士”的專訪指出,中國經濟將呈L形走勢,不能加槓桿硬推經濟增長,要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必須加強結構性改革

    權威人士指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的固有矛盾沒緩解,一些新問題也超出預期。綜合判斷,中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形,更不可能是V形,而是L形的走勢”,且這個L形不是一兩年能過去。今後幾年,總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並存的格局難以出現根本改變。

    “在現實情況下,要徹底拋棄試圖通過寬鬆貨幣加碼來加快經濟增長、做大分母降槓桿的幻想。”該人士說。

    針對宏觀調控的着力點,權威人士表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供給側是主要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加強、必須作為主攻方向;需求側起着為解決主要矛盾營造環境的作用,投資擴張“祇能適度,不能過度”。

    控制不好爆金融危機

    該人士指出,高槓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因此不能也沒必要用加槓桿的辦法硬推經濟增長。

    該人士強調,股市、匯市、樓市的政策取向就是回歸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作為保增長的手段”。股市要立足於恢復市場融資功能、充分保護投資者權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加強發行、退市、交易等基礎性制度建設,切實加強市場監管,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嚴厲打擊內幕交易、股價操縱等行為。

    匯市要立足於提高貨幣政策自主性、發揮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在保持匯率基本穩定的同時,逐步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運行機制。

    免用大水漫灌擴張法

    該人士指出,要保持戰略定力,多做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擴張辦法給經濟打強心針,造成短期興奮過後經濟越來越糟。同時,也要把握好“度”,既不過頭,也防不及。

    針對供給側改革這場“輸不起的戰爭”,權威人士透露,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形,接下來中央還要專題研究,並盡快推動貫徹落實。

    去產能是供給側改革五大任務之首。權威人士表示,要勇於處置“僵屍企業”,對那些確實無法救的企業,該關閉的就堅決關閉、該破產的要依法破產,不要動輒搞債轉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組。

    這是一五年五月以來“權威人士”第三次在《人民日報》上就中國經濟形勢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