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港澳記者了解國產機研發歷程
  • 黎若嵐:土生土語是澳孕育語言
  • 今多雲驟雨
  • (新聞小語)汲取教訓 保障更生人士
  • 鏡湖:護理促進醫療產業發展
  • 黃潔貞促建高水平護理梯隊
  • 培道才藝達人比拼精彩紛呈
  • 學聯成員學習國安知識
  • 全澳教師籃球賽卅七隊競逐
  • 教局建言平台關注青年體質
  • 明愛特教交流會分享心得
  • 中國海洋大學訪澳大促合作
  • 閩政協主席訪城大促交流
  • 青年教師赴港交流收穫豐
  • 福校幼園慶母親節溫馨感人
  • 城大論壇促琴澳金融發展
  • 新聞特搜
  • 恆山黃芪認證技術琴澳落地
  • 工聯北綜講解防坐骨神經痛
  • 智耆之友午膳齋宴溫馨

行動起來解垃圾圍城

2016-05-15 06:30

    行動起來解垃圾圍城

    時隔一年,氹仔堆填區昨再遭祝融之災,現場火光熊熊,濃煙席捲半空,烈焰焚燒近半天方被撲滅。有人認為堆填區火警祇是焚燒垃圾,空曠又遠離民居,其損失及破壞有限,但實情是,堆填區堆放大量塑膠、舊車胎、易燃物等,一旦燃燒將釋出大量毒氣,經濟損失事小,破壞空氣及環境事大。

    堆填區一年一大火,加上鄰近機場,問題不容忽視。雖然消防局仍未查明昨日的起火原因,但早已飽和的堆填區每日仍在超額接收大量建築廢料,安全性及風險承受能力不斷下降。今次火警,消防局需派出十四台消防車及五十八名消防員,出動八十條喉管從街外接駁供水營救,更需水公司到場加強水壓及環保局派員挖開垃圾方便撲救,足證堆填區的超負荷現況,令安全系統不堪一擊。

    垃圾圍城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根據環境統計顯示,全澳去年收集家居廢料近廿三萬公噸,工商業廢料十二萬多公噸,分別按年增加百分之四點六和百分之一點三。垃圾焚化中心全年處理五十萬公噸固體垃圾,按年增加百分之十一點三;運往堆填區的裝修及建築廢料四千八百三十五公噸,增加百分之十點五。

    裝修及建築廢料不斷增加,一三年錄得三千九百二十五公噸、一四年四千三百七十六公噸,去年達到四千八百三十五公噸,直線上升,但堆放裝修及建築廢料的氹仔堆填區早於一三年已飽和。目前,堆填區內垃圾堆積如山,高達十多米,逼近機場連接橋,運輸工務司司長亦曾自嘲本澳建築廢料堆填問題十分嚴重,連九澳發電廠的冷卻水也快無空間排出。

    堆填區無法消化與日俱增的垃圾量,必須靠內地打救。建立惰性拆建物料在內地海域處置的管理實施方案,推進篩選設施及接收地設施的建設,迫在眉睫。特區首份五年發展規劃草案文本提出力爭一九年惰性拆建物料跨區處置項目投入運作。問題是堆填區能否再承受多三年時間?當局是否蹺埋雙手,花錢消災,全靠內地打救?

    當局口口聲聲重視環保,但多年來得個講字,一時話加強源頭減廢,做好垃圾回收,但垃圾分類工作步伐極慢;回收業更因無政策扶持,艱難生存;垃圾分類收效甚微,早已偃旗息鼓;一時又話堆填區飽和,要“污者自付”徵收建築廢料費,但至今諮詢來諮詢去仍得個吉,最終劣評如潮。

    “污者自付”是世界潮流,香港早在十年前已實施建築廢料收費,收費一百二十五元一噸,目前正考慮調升至二百元或以上一噸。回看本澳,早前《澳門建築廢料管理制度》諮詢文本將建築廢料收費計劃分兩級收費,惰性物料每公噸收費不少於三十元,非惰性物料則每公噸收費不少於一百三十元,有關收費明顯保守,且落實無期,堆填區還可支撐多久?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