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個資法易中地雷 私隱與公共利益須平衡

2016-05-24 06:30

【本報訊】《個人資料保護法》下,市民隨意將有他人肖像的影片或相片上載到社交媒體,但又未經當事人同意,有可能觸犯《個人資料保護法》。在行車紀錄儀、安裝於私人地方但又涉及拍到他人肖像的鏡頭,例如商場、店鋪、大廈平台等,一旦未經當事人同意而公開影片、影像,隨時有機會踩地雷,觸犯《個人資料保護法》。對於肖像權、私隱與公共利益,市民認為要小心平衡,亦有市民以警員執法時,為何警員可以拍攝,但市民不能對警員進行拍攝作為事例,關注私隱與公共利益間如何平衡。
《個人資料保護法》實施超過十年,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邀請議員李靜儀、三十行動聯盟會長高岸峰、律師麥興業,探討《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法的必要,以及法律中,市民私隱與公共利益如何取得平衡問題。
現時不少車輛都會安裝行車紀錄儀,由於行車紀錄儀能拍攝到行車期間前方車輛車牌及行人,市民關注到,行車紀錄儀有否觸犯《個人資料保護法》,以及能否上載相關片段到社交網站,分享其他車禍情況。有市民認為,公共利益應大利私人利益,認為行車紀錄儀對駕駛者安全和權益受到保障,不應一刀切限制行車紀綠儀的安裝。麥興業解釋,若相關影像持有人的收集目的並非針對某特定對象,能識別出影片/相片內人士、車輛的公開未獲當事人同意,有可能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若經警方要求提供與案件有關的依據,則可以向警方提供。
另有市民以警員執法可以拍攝市民,例如遊行時,警員可以拍攝市民,但市民不能拍攝警員執法的情況,為何市民權利不能對等。麥興業解釋,警員與市民同樣有肖像權,當市民拍攝警員執勤時,是以特定警員作為拍攝對像,侵犯警員肖像權,但警員拍攝市民遊行,是對遊行活動作拍攝,並非針對特定對像。若警員無正當理由拍攝某位市民,市民可提出訴訟。高岸峰建議,仿傚鄰近地區,警員要對市民拍攝時應先告知市民,減免誤會。
全澳將安裝一千六百二十支天眼,有市民憂慮到天眼與市民私隱問題。高岸峰認同,天眼有一定需要,但應針對交通及治安黑點,拍攝範圍不宜過大,亦要清晰列出攝錄範圍,讓市民清晰,否則會造成限制人身權利,市民二十四小時被天眼監察的白色恐怖。李靜儀提出,要管理關注查閱天眼內容人士的權限,做好管理和執行。
對於修改《個人資料保護法》,麥興業指,若要過度修緊和限制,不如留空間予法律解釋者及執法者。高岸峰建議,應分開市民、政府和私人機構兩方面作出不同力度的修改,市民可以較寬鬆,但市民和機構應嚴謹處罰,以防有機構將個人資料售賣,作商業用途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