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澳大邀請諾貝爾獎得主辦講座

2016-05-24 02:21

嘉賓合影
【特訊】澳大健康科學學院於昨日舉行「第三屆澳門生物醫學科學研討會」,主題涵蓋癌症生物學、幹細胞技術、基因組編輯技術等領域。邀請到澳大榮譽博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馬裡奧‧卡佩奇擔任主講嘉賓,以「基因靶向進入21世紀:癌症和神經精神障礙等疾病的小鼠模型研究」為題進行榮譽博士講座。 活動昨日下午三時假澳大賓館宴會廳舉行,澳大校長趙偉、校董會主席林金城、副校長馬許願、健康科學學院院長鄧初夏、榮譽博士馬裡奧‧卡佩奇等出席。 鄧初夏致辭表示,卡佩奇努力不懈的精神,和得到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啟蒙老師幫助,成就了他研發出最為人知的小鼠胚胎衍生幹細胞的基因靶向技街。他於1980年就成功證實了利用顯微注射方法把買粒DNA直接注入哺乳類動物細胞,可以實現高效的外源蛋白轉化,進而推論,若新導入的DNA分子與宿主的內源性DNA序列之間能約有效地重組,就可以產生宿主的基因變異。1989年,卡佩奇再發表關於小鼠基因靶向技術的文章,轟動了全球科學界,有科學家比喻這種基因技術是繼人類登陸月球之後的「第二大步」。時至今日,基因靶向技術已經日趨成熟。現在科學家使用不同類型的基因變異或修改基因靶向技術已令小鼠基因組的超過半數基因(約11.200個)產生變異,當中的技術包括點突變、同類缺失、突變等位基因校正、大面積染色體DNA的注入和敲除、結合空間和時間調節的組織特異性破壞等。應用此技術而衍生出的小鼠模型亦已經大大協助 了發育生物學、免疫學、神經生物學、腫瘤學、生理學、代謝學及人類疾病等的研究工作,並且發展出治療疾病的主物醫學技術。於2007年,諾貝爾委員會頒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予馬裡奧‧卡佩奇、奧利弗‧史密斯和馬丁‧埃文斯,為他們豐碩的研究成果作出肯定。 研討會近二百名生物醫學的專家學者歡聚一堂,共同就近年生物醫學領域上的突破和發展趨勢作深入的交流和討論。馬裡奧‧卡佩奇以「基因靶向進入21世紀:癌症和神經精神障礙等疾病的小鼠模型研究」為題進行榮譽博士講座。此外,澳大亦邀請了多位國際知名教授及科研人員出席研討會,藉此分享研究理念,尋求合作機遇,共同促進生物醫學的創新發展。

濠江日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