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視事關心
  • 節目表
  • Aespa八月赴台開唱
  • 徐睿知開IG疑復出
  • 米娜祖華域芝自爆拍戲內幕
  • 妮歌潔曼獲美影終身成就獎
  • 娜奧美金寶慈善機構遭除名
  • 卓寧塔圖珍娜狄雲打官司亦是朋友
  • 《澳門人》介紹簪花頭飾文化
  • 《劇場 · 閱讀》五十八期出版
  • 爆血爽片
  • 仙韻粵劇新春賀昇平永樂響鑼
  • 何伯宏冀將經驗回饋音樂圈
  • 台北旅遊看北緯 舞蹈棟篤笑浩浩
  • 《億計劃》被盜版拖累票房
  • 何伯宏喜愛伴奏有滿足感
  • 陳綺貞驚喜現身撐宇宙人
  • 三料視后這樣煉成的
  • 陶晶瑩跨足主持少兒節目
  • 林志玲拍雜誌照被嘲俗氣

度身訂造的“風箏詩”

2016-05-31 06:30

    度身訂造的“風箏詩”

    粵劇《搜書院》之《 拾鳶初會》,係近年才在坊間流行的一闋對唱粵曲。它原是寫《搜》劇中男主角書生張逸民拾得一隻風箏,並即興在風箏上題詞一首;失落風箏的鎭台府丫鬤翠蓮尋至,與張初會,痛訴悲慘身世的一折戲,篇幅很短。前些年,不知是哪位高手,在舊戲的基礎上,增寫了好些詞曲,使之獨立成可供對唱的粵曲,甚得坊間職業或業餘唱家的喜愛,迅速流播。

    關於風箏上題詞,還有一個有趣的幕後軼聞——五十年代中,馬師曾、紅線女在穗新演《搜書院》,一炮打響後,即晉京獻演。在首場觀演的貴賓中,有廣東番禺大名人葉恭綽在焉。葉氏早在建國前即認識馬紅兩人,時相交往,又是典型的粵劇迷。此次在京舊友重逢,交談歡洽。

    因葉是民國大才子(他係老同盟會會員,孫中山肱股之臣;曾任孫政府的財長、鐵道部長;亦是詩詞、書法大家。建國後歷任中央文史館長、全國政協要員),馬、紅自然提出:“請葉老在文字上指教一下《搜》劇。”葉氏也熟不拘禮,句斟字酌,時有灼見。還提及張逸民的題扇詞還可以寫得更貼切、細膩些,並且自薦重寫一闋……

    稍後,馬、紅等即收到葉恭綽親撰的“風箏詞”(調寄《臨江仙》——“不羡紅絲牽一線,扶搖直上遥空,幾曾魂夢繞芳叢,棲香心宛轉,寫影骨玲瓏。信道黃花還比瘦,無端輕落泥中,拼將弱質鬥西風,命雖同紙薄,身肯逐飄篷?”果然是大家手筆,更重要的是“貼切,細膩”、“棲香”、“寫影”、“命雖”、“身肯”等句,既是風箏的“白描”,也與翠蓮身世拍合,簡直就是為她度身訂造的絕妙好辭,不能隨便移用。於是,大辭家葉恭綽(他有《遐庵詞》集行世)的這闋《臨江仙》,便隨《搜書院》一劇在坊間流播六十年。

    由此,我還想到另一則幕後軼事——在《山鄉風雲》一劇中,紅線女扮演的女游擊隊長化裝深入敵巢,與扮作小學校長的我方卧底一同登場,各人各説一句走場詩。編劇者已寫過幾次初稿,但他自己及同儕都同感“未工”——未夠貼切、細膩。

    小說原著作家吳有恆雖不懂寫粵劇,但他擬的兩句都被目為佳句,立即採用。女游擊隊長唸“白雲無定態”,校長唸“秋水有潛龍”,寥寥五字,意蘊無盡。貼切不過,對仗工整,琅琅上口還在其次。

    童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