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專家理大談AI教研使用
  • 海星知識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 新華歌唱賽誦唱中華經典
  • 理大學士課程招內地生
  • 中德親子運動日溫馨熱鬧
  • 海暉中山畢業旅行拓視野
  • 國家資助澳大美術培訓報名
  • 城大校長赴渝研討英語教育
  • 培華史地問答賽精彩刺激
  • 世界年輕大學澳大排十四
  • 幼兒籃球嘉年華濠幼獲佳績
  • 創新學院學生會新閣就職
  • 國際供應鏈建模賽科大獲冠季
  • 科大嘉許交流生服務大使
  • 聖大港中大活化港公共空間
  • 勞校生赴琴生態研學增見聞
  • 今大致天晴
  • 浸信會愛羣成立十周年
  • 全運殘特奧口號徵集逾三千份
  • (新聞小語)中央撐澳 各界協力建澳

調整設施保障交通安全

2016-06-15 06:30

    調整設施保障交通安全

    本澳地小人稠,加上街道狹短,街口多,行人、機動車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現象時有發生。治安警表示,今年一至五月行人違規過馬路有九十八宗,較去年同期減少一百九十七宗,大幅下降近六成七。數據相當亮眼,反映大眾的交通意識提高了,但是否代表交通安全問題有緩和跡象?

    遵章上路,各行其道,是道路使用者應當知曉且奉行的基本交通準則。行人在斑馬線有絕對的優先通行權,惟不少駕駛者視如無物,威脅路人安全;反之,不少行人貪方便,棄過路設施不用,仍然要冒險亂過馬路。

    須知道,違規過路行為傳播性極強,祇要有一個人跨出第一步,其他人便有樣學樣,原本想按規矩過馬路的人“怕蝕底”,自然又緊隨其後。今年首五月行人違規過馬路行為大減,也許是當局過去嚴厲執法下所收的效果。但當局不能視作一場“執法秀”、“檢控秀”,祇有恆常有效執法監管,才能起警惕作用,減少亂過馬路“搵命搏”的行人。

    近年機動車輛迅速增加,交通壓力不斷增大,尤其高峰時段,交通擠塞的區份“版圖”正不斷延伸擴大。此時時刻,若遇上車主違規行車,交通擠塞現象勢必加劇。車輛遇上人行橫道,首先要做的就是減速慢行,惟不少駕駛者把自己凌駕於行人安全之上,行車不讓人,甚而如電影情節般“爭分奪秒”衝着行人身邊而過,險象環生。昨日警方同時公佈的數據中,駕駛者於人行橫道無讓先有逾七百宗,較去年同期上升約兩成三,反映駕駛者的安全和遵章意識下降。

    當局早前先後兩次在馬路交界設置了“天眼”,嚴捉停留在俗稱“黃格”的禁止停車標線範圍車輛,措施行之有效,相關的交通路段運作明顯改善。血的教訓接二連三,當局或可考慮在人行橫道增設相關設備,如在交通黑點試行,大力打擊、端正機動車主習非成是的駕駛行為,可行便逐步擴展至其他路段。

    回顧過去,斑馬線之所以頻頻出現交通意外,或多或少歸咎於交通設置問題。早有聲音反映,車輛轉入路口時,常會遇到斑馬線。又如一些斑馬線設置在街口讓先符號的前面,當車輛減速在讓先符號前,須再駛至斑馬線上才看到路口其他行車道上有沒有來車等。原本暢通的高士德大馬路便是一例,紅綠燈設置的密度驚人,與斑馬線互相交織,試問車輛怎能不“龜速”通行?也易令駕駛者產生不耐煩,加大行車安全風險。

    不幸的意外一宗都嫌多。法律用以規範行為,維繫社會秩序與安全,知法就要守法,每一個人都要從自我做起,自覺地遵守交通法規,文明出行才是保護自身生命的根本。當局有責任接受民意盡快優化設施,做好全盤交通規劃,逐步解決交通擠塞,懲教、規劃結合,營建和諧暢順的交通環境。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