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研院全國憲法賽報名
  • 新華夜中學生了解監獄運作
  • 隆都同鄉會參加沙溪非遺周
  • 珠澳兒童繪本填色報名
  • 雙水同鄉會考察閩兩企
  • 工聯筷子基七感分享會月底辦
  • 圖協訪珠海金灣圖書館
  • 張權藥廠贈街總兩中心破痛油
  • 青進協考察深合區民生建設
  • 工聯氹服描繪人生首張照片
  • 建築師協出席粵導則審查會
  • 警惕假冒現金分享騙局
  • 青海領導訪省級政協會
  • 分享會交流第四橋建造技術
  • 建安協新閣就職不忘初心
  • 豐澤政府泉州同鄉總會簽約
  • 科技界積極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
  • 冀政協副主席訪僑總增聯繫
  • 菜農桌面演習應對極端天氣
  • 福校認識“風暴潮”避險

組合拳助推冰鮮禽

2016-06-16 06:30

    組合拳助推冰鮮禽

    民署公佈“以冰鮮禽取代活禽供應”公開諮詢總結報告。經過去年十一至十二月廣泛調查,逾千名受訪者中,反對者約佔四成,其餘是贊成、不反對及冇所謂等。報告反映民意取向,說明要居民改變飲食習慣不容易。但隨着禽疫不定期發生,更無徵兆,基於大衆健康和社會安全着想,冰鮮取代活禽是大勢所趨。

    沒有人會反對以公共衛生為重,改革現行的活禽銷售,最大程度防控禽流感,即使業界也願意妥協、讓利。不過,如何達至此目標,進口冰鮮禽是否唯一選項?意見不一。

    售賣家禽業者的反響最大,憂慮當局雷厲風行“一刀切”,不但業界立馬改變經營模式,居民也要改變飲食習慣。從諮詢總結也反映,民間的憂慮以至不滿是明顯的,目前社會對於“以冰鮮禽取代活禽供應”這一政策取向有較大的分歧。

    但同樣值得關注的是,調查中分別有八成及七成受訪者,以食品安全衛生及舒適衛生的購買環境為重要考慮因素。反映時代進步、生活習慣開始改變,不少居民尤其年輕一代購買家禽時,有別於傳統習慣,更多着重家禽原產地、肉質及養殖場情況、生產流程等,現買現殺非首選。更有數字顯示,很多居民不了解當下餐廳、酒樓等所用的是冰鮮禽還是急凍禽,對此沒有過多要求,總之好味就得。

    本澳過往多次爆發禽疫,防不勝防。今年春節前,民署在街市環境樣本中驗出H7亞型禽流感病毒,隨即停售活禽三日,全面銷毀批發市場逾一萬五千隻活禽。相信此類事件日後仍會發生,險情無處不在。

    禽流感已成港澳及鄰近地區“風土病”,每出現濕冷天氣,此疫幾乎無可避免。專家指轉食冰鮮禽,可減少活體動物流動,對減少動物疫病傳播有好處。內地部分大城市已實施中央屠宰,飲食文化相近的廣東省,年前開始逐步減少活禽街市,港澳人相信也可以逐步改變飲食習慣。至於如何最大程度保證“新鮮”,業界倡議在本澳採取中央屠宰,惟土地資源有限,宰禽時如何確保遠離民居,也保障屠宰場人員健康,值得思量。

    毋庸諱言,四成人反對比例不低,政策強行上馬必焦頭爛額,起碼涉及的補償問題肯定有排拗。但報告也反映,受訪者未深入認識禽流感風險的比例也不小。當局接下來應加強宣傳推廣公共衛生,公佈更多有說服力的數據。居民改變飲食習慣、祭祀觀念不能急,熱飯不能熱食。相關宣傳宜細水長流,例如邀請知名大廚示範冰鮮雞一樣可以炮製出好味道,讓居民逐步接受。

    活禽退場,不代表傳統雞販無法經營,窮則變,變則通。除了鼓勵檔主選賣冰鮮雞,當局亦可以多作研究,參考外地傳統街市的轉型模式,能否讓傳統宰殺操作的活禽檔,轉型至能符合新型飲食需要的模式,也許可以走出一條新路,開闊傳統街市客路,保障公衆安全及健康。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