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中總文康部會員遊新會
  • 菩提禪院浴佛法會祈福消災
  • 新聞特搜
  • 閩澳文化交流團拓眼界
  • 澳青哈爾濱考察智能化釀酒
  • 澳青認識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證
  • 東井圓佛會浴佛法會派米
  • 視助會辦母親節音樂會
  • 助殘日嘉年華明舉行
  • 自閉症協親子遊橫琴
  • 佛誕節祈福會願民心康泰
  • 社研會關注長者安寧照顧
  • 亞太區天主教童軍來澳朝聖
  • 婦聯赴澳大講解催眠治療
  • 研照顧者津貼擴受惠
  • 宣城副市長訪閩台總商會
  • 新時代列車“澳門號”大有可為前景光明
  • 講座邀女企業家分享心得
  • 三明政協主席訪客屬總會
  • 食店涉假聘用三人法辦

核電釋疑建基溝通公佈機制

2016-06-18 06:30

    核電釋疑建基溝通公佈機制

    興建中的台山核電廠安全問題,港澳近月高度關注,特區政府昨邀內地相關人員來澳講解,解釋疑問,弄清實況。然核安全事非簡單,不能期望一兩場講解會即可釋除全部人的疑慮。有些問題還未釐清,但可視為溝通、透明化的好開始,未來須持之以恆,且不限於港澳,核安全乃台山、廣東以至全國的頭等大事。

    核能發電一直是全球爭議,反對、支持各有論據。平情而論,在風能、水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仍未可全面取代傳統能源,且不是每個國家、地區都有地理條件可採用下,核能發電仍是較具經濟效益及清潔的能源之一。不過,人類至今未能百分百控制核能也是鐵一般的事實。核能發電平安無事猶自可,一出事故就無可挽救。歷史上曾發生過幾次大規模核災,釀成重大生態災難,人類可做的只有撤離、圍封災區幾十年。其慘況與無奈,國際社會歷歷在目。

    澳門並非首次面對核電議題,上世紀八十年代興建的大亞灣核電廠亦毗鄰澳門,只因過去資訊不發達,市民認知未夠,故反應不如台山核電廠般大。經過昨日的講解,社會對台山核電廠有更多了解,中廣核也多番強調該廠的設計、建造均安全,合乎國家及國際標準,就算出事,澳門也不在強制撤離範圍等,但社會仍存不少疑慮,因近年內地發生了天津港大爆炸、溫州動車追尾、長江東方之星號沉船等特大安全事故,打擊了港澳居民對內地相關監管的信心。電站萬一發生事故,本地無須撤離也不一定不受輻射影響。

    客觀而言,中國非核電初哥,應用經年。截至今年二月,內地已有十三座核電廠、三十台機組,尚有多家核電廠及機組在興建中,未見重大問題,說明有一定實力。只是過去透明度不足,又未能好好跟進傳媒的報道、質疑和查詢,加上固有負面印象,越描越黑。

    台山核電廠事件至今有兩座大山,即信心及技術。對於技術問題,相關機構應繼續跟進法國及國際技術方面的進展,開誠佈公,確保安全、可靠。人命關天,不容半點含糊、隱瞞的空間。

    信心的建立不能靠一兩次講解,特區政府擬組織澳人到台山核電廠參觀實地了解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建立長期的溝通、公佈機制,形成粵港澳社會共同參與及監督,社會信心才能逐步恢復。粵澳兩地政府宜將廣東核能設施的情況及發展納入並成為“粵澳聯席會議”的常規議程,定期公佈相關狀況,保障省港澳居民的知情權及民間監督。倘若有重大決策及計劃,應通報港澳,溝通交流,重視人民意見。未來粵港澳要深化區域合作,這套互動機制必須建立。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