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一季度內地人買走香港 保單 「資本外流」風險增

2016-06-18 07:46
【香港中通社6月17日電】內地投保人「捨近求遠」赴港購保險的熱情仍在延續。一季度內地消費者購買的香港人壽新造保費再創新高,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93.48%,幾乎翻番。內地監管層4月以來接連發文提示香港保單風險,並正式下發「監管令」,加強對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行為的監管。報道指,不少高額保單借助境外保險產品達到轉移資產目的,「資本外流」風險不可小覷。 經濟參考報17日報道,香港保險監理處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香港保險業總保費為1010億港元,其中內地人投保的新造保單保費達到132億港元,在新造保單保費總額中的占比上漲至34.2%,較去年年底的占比上升10個百分點。這一數字再創歷史新高,去年全年,內地遊客在港投保的新造保單保費為316億港元,較5年前已激增6倍。不過按今年一季度的規模,今年新保單保費有望突破500億港元。 上海白領高小姐是赴港買保險「大軍」中的一員,她說自己排隊4個多小時才購買成功。香港某知名保險公司的代理人表示,一到節假日,內地居民買保險的隊伍就一路排到公司大樓門口,公司為此專門開闢了內地居民購保通道,「現在我的客戶中內地訪客佔到70%以上,這兩年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 不過今年以來,內地相關部門已開始收緊赴港購險的通道。3月底國家外匯管理局公開喊話:內地居民到境外購買人壽險或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存在風險,因為現行外匯管理政策尚未對其開放。2月初,中國銀聯也對境外保險類商戶單筆交易金額進行限制。不過這些「限令」並沒能阻擋內地客戶赴港買保險的熱情。 報道指,內地居民蜂擁赴港買保險,因人民幣貶值引發避險需求是一大主因,而且不少高額保單借助境外保險產品,達到轉移資產的目的,「資本外流」的風險不可小覷。日後這些客戶還可將在香港的資產再自由轉移至其他國家。 報道指,目前部分境外保險機構為爭搶內地客戶,違規在境內銷售保險產品的情況有所抬頭,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中國保監會繼4月底發佈香港保單風險提示後,近日再次發佈《關於加強對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行為監管工作的通知》,指出非法銷售境外產品既擾亂市場競爭,又干擾國家外匯管理秩序,甚至導致非法向境外轉移和藏匿財產。 第一財經日報日前報道,按《通知》,內地理財機構、咨詢公司、保險中介公司人員在網上公開銷售,或暗地裡舉行推介會、理財講座招攬客戶,均屬於非法銷售境外保險行為,應予取締。保監會並要求各保監局高度關注通過「境內介紹、境外簽單、境外承保」方式變相到境內非法銷售保險產品的情況。 香港保險業總工會理事長張偉良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保險過去百年都是依靠本地市場發展,近十幾年,部份代理人及保險經紀用回佣等不正規手法做內地生意,工會絕不贊成。他認為監管層收緊政策是好事,能讓業界修正行為,相信度過這個消化期後,長遠發展會更好。 報道還提醒,香港保單的風險不容小覷。除了匯率風險外,華泰證券研究員羅毅指,香港保單大多採用6%以上的高收益率進行分紅演示,但實際收益是不確定的。此外,內地投保人只能按香港的法律制度請求司法援助,或面臨較高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北京商報日前報道,監管部門近日還開始摸底內地保險機構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的情況,摸底首先在北京展開。上月底至本月6日,保監會稽查局稽查三處(反洗錢處)等對信誠人壽、招商信諾人壽、中美聯泰大都會等在京的6家保險機構進行調研,包括非法推介、銷售境外保險產品情況,主要針對的是香港地區保單銷售情況。

濠江日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