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路氹連貫公路將重鋪 下週一起臨時交管
  • 顏奕恆冀公共停車場慢充收費下調
  • 梁惠敏: 惠澳措施助澳自製劇目引入演出
  • 文化局料出入境新措施利澳演藝發展
  • 柯維納戶外停車場私家車位月中增至61個
  • 週末本澳仍有驟雨雷暴 下週初略轉晴
  • 內地搭車遺手機 失主定位揭外僱拾遺不報
  • 至下午5時本澳迎13.3萬入境客
  • 五一假期首2天本澳通關人次按年升1成2
  • 梁鴻細促加強暴雨應對機制
  • 本澳4月打破3氣溫紀錄
  • 第三期「澳門青年‧電子競技專項實習計劃」 明起接受申請
  • 五一黃金周旅遊業理想 旅遊局經科局全方位宣傳吸客
  • 前情侶爭吵街坊報警揭藏毒
  • 何賢紳士大馬路行車天橋下周起重鋪
  • 大三巴街及新馬路一度實施人潮管制
  • 醫務委員會探討醫療會展發展
  • 兩男女感情糾紛報警 被揭藏毒
  • 國安教育展逾3.4萬人次進場
  • 安卓版“澳車北上”APP週日起推界面優化

80歲大鯢黃河干流出現被放生

2016-07-04 00:42
【新華社蘭州電(記者黃文新、王博)】甘肅永靖縣農民孔海玉帶回家的一條“鯰魚”原來是條“高齡”的娃娃魚,幸運的是憨憨的傢夥並沒有成為盤中餐,而是在好生款待後,被送回了家。生活在山澗溪流中的“隱者”出現在水流湍急的黃河干流,實屬罕見。
最近幾天的永靖很熱,農忙歸來的孔海玉在河邊行走享受河風吹拂。身旁出水口雜亂樹枝中的異樣引起了他的注意,一條黑褐色的傢夥似乎被困其中。周身皮膚細膩,性情溫順,不像是常見的河中野物,卻與鯰魚有幾分相像。
“我把它裝到袋子裏帶回家,我的妻子嚇了一跳,說這好像是只娃娃魚”孔海玉說。
夫妻二人往返於電腦和地上的水盆幾趟,確定了“客人”的身份。大鯢因為哭聲像嬰兒所以又叫娃娃魚,主要產於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澗溪流中,且對水質有極高的要求。3億年前它們的鄰居叫恐龍,現在是幸運地延續下來的“活化石”。作為世界上現存最大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在中國被評定為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
聽說孔海玉家來了稀罕客,四鄰街坊都過來看稀奇,就連84歲的白鬍子老爺爺楊昌盛,也睜大了眼睛直呼沒見過。“聽說過這東西,今天算是見過了”。根據資料,野生大鯢出現的地方是離當地500公里外的山澗。
這裡的村民們從小在黃河邊長大,指不定哪天會碰到什么稀罕物,趁著這個機會,趕到現場的永靖縣森林公安局民警黨一智抓緊向大家普及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護知識。
“這個娃娃魚它可以長到130歲,一次能吃兩斤東西,又可以兩三年不進食”。黨一智認為大家做得很好,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的朋友,雖然還搞不清楚這只娃娃魚為什么不在深山而出現在這裡,但似乎已經不重要,因為大家認為日常的生活中保護好環境,“朋友”就會越來越多。
人們決定對娃娃魚做一次體檢,當然,工具很簡單。用平時量衣服的尺子得出它的體長有1.2米,打魚時的磅秤顯示這傢夥的體重達8.5公斤。“推算它可能已經活了80年了”。
最終,大家開著汽車將這只娃娃魚送到了黃河邊,當接觸水面的那一刻,娃娃魚綿軟的身軀不知哪裏來的力量,迅速竄入水中,也許是因為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