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台灣寫真:椰風中的台北開齋節

2016-07-07 08:30

【中新社台北7月6日電】(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劉舒淩)與台北清真寺尖塔齊高的椰樹下,眾多穆斯林從大殿裡邊排到新生南路路邊,朝向麥加方向虔誠禮拜,誦念之聲伴隨亞熱帶季風傳向遠方。
台灣最早建立的清真寺——台北清真寺6日上午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會禮(禮拜),慶祝開齋節。這座大殿可容納900人的清真寺落成於1960年,當天迎來近3000名穆斯林,其中又以東南亞面孔居多。
距離禮拜開始還有一個多小時,大殿、拱廊、殿外小廣場已水洩不通,晚來者祗能在草坪或樹旁尋找空間。不同膚色的穆斯林戴著風格迥異的禮拜帽,擁抱握手,用中文、外文互致問候。
7點剛過,台北室外溫度已超過30℃。18歲的安哲瑋顧不上擦汗,在清真寺門口引導人流。“不用通知,大家都會來”,這個大男孩身上有一半巴基斯坦血統,隨父親到此禮拜已有多年,6日這一天更是清晨5點鐘就來幫忙。
台灣穆斯林原本多為1949年以來自廣西、雲南等地遷入的人口,如今數量應不足5萬人。隨著近20年外籍人士來台經商、務工,東南亞、南亞穆斯林人數不斷增多。據桃園市大園清真寺常務理事馬良棣介紹,目前台灣僅印尼籍穆斯林就有33萬人。
鑒於穆斯林勞工為台灣勞務市場的一大主力,而開齋節並非公共假期,台北清真寺董事長馮同瑜日前特別通過媒體發出呼籲,節日當天,務請給予穆斯林朋友方便。
台北市長柯文哲6日來到現場,祝穆斯林民眾節日快樂。他表示,台北是一座多元開放的城市,無論穆斯林朋友從事哪個行業,都會盡力讓大家順利地過生活。
如今,台灣穆斯林的結構正在改變,尤其來自東南亞的外籍人士成為開齋節禮拜的主體。禮拜開始前,活動組織者專門用印尼語廣播注意事項,一位來自孟加拉國的義工在寺外維持秩序,同時負責指引來自巴基斯坦、印度等南亞地區的穆斯林找到禮拜的位置。台北清真寺董事馬孝棋估算說,東南亞穆斯林可佔到當天禮拜總人數的七成。
早晨8時30分,開齋節會禮正式舉行,穆斯林虔誠地完成這項當天重要的功課,並聽本地教長趙錫麟博士作專題演講。禮拜過後人們互相表達節日的祝福,安哲瑋、馬孝棋忙碌地為眾人分發各式美食。除了台灣本地特色的面線和甜飯糰,也有東南亞風味的涼麵與炸菜餅。
艷陽下,許多人匆忙離開,開始一天的工作,到晚間下班後才能一同慶祝佳節。馬孝棋告訴中新社記者,台北穆斯林散居各處,開齋節禮拜後一般還是會相互“串門子”,互致祝福,分享茶點。
台北清真寺總干事馬希哲表示,如今台北穆斯林構成更趨多元,“他們都是帶著各自的傳統和習慣過來的,我們都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