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中總文康部會員遊新會
  • 菩提禪院浴佛法會祈福消災
  • 新聞特搜
  • 閩澳文化交流團拓眼界
  • 澳青哈爾濱考察智能化釀酒
  • 澳青認識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證
  • 東井圓佛會浴佛法會派米
  • 視助會辦母親節音樂會
  • 助殘日嘉年華明舉行
  • 自閉症協親子遊橫琴
  • 佛誕節祈福會願民心康泰
  • 社研會關注長者安寧照顧
  • 亞太區天主教童軍來澳朝聖
  • 婦聯赴澳大講解催眠治療
  • 研照顧者津貼擴受惠
  • 宣城副市長訪閩台總商會
  • 新時代列車“澳門號”大有可為前景光明
  • 講座邀女企業家分享心得
  • 三明政協主席訪客屬總會
  • 食店涉假聘用三人法辦

聚賢同心抨特許資產一家獨享

2016-07-11 06:31

政府、電信業界、資訊科技業界發表意見。

    市場開放成效不彰應汲取教訓

    聚賢同心抨特許資產一家獨享

    聚賢同心協會昨舉行“五年規劃與智慧城市圓桌會議”。聚賢同心協會指出,政府未有認真監管,令屬於政府的特許資產至今仍為一家公司獨享,市場形同未開放,希望政府利用與CTM簽訂的“五加五”合同即將到期契機,反思和汲取過去五年本澳電信市場開放成效不彰的沉痛教訓,下定決心消除窒礙本澳電信業公平競爭的一切有形和無形因素,推動營運商之間的有效和良性競爭。

    寬頻價貴學校難捱

    “五年規劃與智慧城市圓桌會議”昨下午三時假工聯大廈會議室舉行,聚賢同心協會理事長羅華杰,副理事長李靜儀、林宇滔,電信局電信技術及資源管理廳長梁燊堯,以及多位本澳電信業界、資訊科技界人士,議員,就推動本澳電信業及資訊科技發展共同探討。

    羅華杰表示,政府在○九年十一月,與原有營運商簽署《澳門公共電訊特許合同》,將固網特許資產繼續交其代管和維護,雖然條文訂明,在合理及公平補償的原則下,需同意與其他電信營運商共用特許資產。但政府未有認真監管相關條款的落實,令屬於政府的特許資產至今仍為一家公司獨享,市場實質並未開放,收費仍然高昂。

    舉例目前學校一條數10MB的光纖寬頻月費要數千元,不少學校因費用過高而無法購買足夠頻寬支援教學,嚴重影響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這種獨家使用和營運公用電信網絡的優勢,不但對現時流動電信或國際長途等已開放市場的其他經營者造成不公平競爭,且制約着澳門在電信應用方面發展。

    窒礙電子政務發展

    未來澳門若要建設智慧城市,特區政府應主動做好監管和積極介入協調公用電信網絡的公平使用,推動市場公平競爭,同時應採取有效措施,促使新固網營運商盡快完成網絡的覆蓋,務求通過固網服務的競爭,提升服務質素和下調費用,為居民和企業提供真正的多元選擇。

    澳門電信業開放之初,目標是在澳門建立兩個固網,但政府沒有在協助新經營者快速建網方面提供任何政策扶持,也沒有協助其他營運商公平使用政府特許資產管道和使用屬於特區政府的特許資產,完全背離了開放市場的政策原則。

    議員、該會副理事長李靜儀表示,政府很多規劃訂出後,並無釐清落實面對的問題而去掃除障礙和掣肘,○二年已經有跨部門小組研究電子政務,當時更有策略建議書,但實踐時涉及部門之間的法規、配套,不同系統之間的互相連接等,有關基礎建設的連接全部都沒有處理,明顯缺乏頂層設計及協調機制,各部門之間都不願多推動,因而令電子政務無法推動。這個失敗的經驗,正正就是導致現時電子旅遊、電子交通出遊、電子醫療等面對障礙。

    公平競爭降專線費

    現時本澳每人都有手機,應該為居民提供很多便利,以現時社會較關注的特許資產問題,無論政府或有關營運商,都應該落實法律法規的原則,政府應該發揮更積極作用。《電信綱要法》中,無論公共電信互連制度以至後期的特許資產合同中期檢討,都提出需要公平競爭的原則,但整個環境的問題仍未能逐步拆除,如何發展智慧城市。

    政府最近才承認,公共管網屬於政府,因此續期前政府必須處理有關問題,尤其應該要協助新固網營運商加大覆蓋率、降低專線費用等都應該作出更多工作。

    聚賢同心協會會員梁普宇表示,電信服務是發展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電子政務更是整個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核心問題在於數據使用,因為涉及私隱,如果法律上不能有清晰的定義和保障,縱使將來收集到大量數據,但一旦使用就會被投訴。大量數據可以協助政府、社會、甚至商業決策,如通過數據可收集不同巴士站候車人數,智慧城市可以為社會帶來更多可能性,因此必須要先解決法律問題。

    本報記者 楊冠傑 周月華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