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歷時四小時十五分】黃少澤:水晶魚演習達預期效果
  • “水晶魚2024”模擬多項颱風事故
  • 參展商:旅博會促進業界生意洽談
  • 旅博會講座宣介外遊領事保護知識
  • 港珠澳大橋出入境車輛破一千萬輛次
  • 東風著陸場完成神十七搜救回收演練
  • 【水晶魚演習】模擬山體滑坡 警犬助尋被埋人士
  • 閱讀日創作比賽冀推學生閱讀氛圍
  • 廣州局部地區出現龍捲風下冰雹
  • “正露丸”製藥商疑偽造數據 遭勒令停產
  • 2023經屋申請逾5千8份齊文件
  • 巴坡沙體育中心游泳池恢復開放
  • 無人機足球賽冀增科技創新意識
  • 煙花匯演攝影繪畫比賽頒77獎項
  • 大熊貓“雲川”“鑫寶”將赴美
  • 黃少澤總結水晶魚演習達預期效果
  • 粵港澳傳統醒獅賽共十隊角逐
  • 2023經屋申請共5820份齊備文件
  • 水晶魚演習模擬清走車道阻塞物
  • NBA季後賽:獨行俠 101-90 快艇(場數2-1)

澳門代表出席海峽兩岸暨港澳慈善論壇

2016-07-12 00:47

澳門基金會組織參與海峽兩岸暨港澳慈善論壇
一連兩天的論壇以「共享、共擔、共創」為主題,邀請兩岸四地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知名慈善機構負責人、長期致力於慈善事業的企業領袖等約三百人參與。論壇圍繞中華傳統慈善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兩岸救災經驗分享與聯合響應、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家族慈善的治理等熱點議題展開討論,並通過此論壇建立海峽兩岸暨港澳慈善事業常態化交流機制和救災應急響應機制。此外,與會嘉賓亦會參觀部分在社會創新領域有傑出表現的香港慈善機構和社會企業,包括聖雅各福群會、綠色星期一(Green Monday)、綿德社利有限公司和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香港分會。
本次論壇邀請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女士為論壇的主禮嘉賓。梁女士認為兩岸四地近年積極推動慈善工作的交流,而積極行善,回饋社會,是華人優良文化傳統裡重要一環。衷心希望藉著這次交流分享,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慈善機構及企業領袖能夠共同探索慈善事業的新方向,協力推動社會發展。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區榮智委員認為論壇凝聚慈善社會服務領域的實踐者和倡導者,共同分享實務經驗、學術理論和發展理念,有助慈善事業的多元和可持續發展,並十分榮幸澳門基金會將成為二零一七年論壇的輪席主辦單位。
論壇學術委員會聯合主席之一,香港大學睿智計劃項目總監陳麗雲教授認為,近年國際間在推展慈善事業方面,愈漸強調社會效益,如何評估慈善事業的成效,成為各界積極探討的課題。這次論壇提供了合適的契機,讓不同持份者相互學習。
中慈聯副會長,老牛基金會創始人、榮譽會長牛根生先生發言中提到,慈善是改變世界的力量之一,是「共同幸福」的守望者。台灣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長余家澤先生指出,「你我都是社會創業家,慈善應從家庭教育開始。」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人文發展處主任、慈濟大學副教授何日生希望藉由此次論壇的舉辦,呈現華人以善以愛的慈善精神、建構華人慈善模式及強化兩岸四地慈善工作的合作。
參與專題發言的澳門嘉賓包括: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顧問及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講座教授楊義、澳門善明會主席陳美儀、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副理事長王淑欣、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澳門紅十字會賑災事務副總監王毅耘、澳門理工學院社會工作學課程講師梁啟賢。另外,同善堂、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扶康會、澳門聾人協會等機構派代表參會。
婦聯青年中心辦「棺感體驗」籲珍惜生命
【本報訊】青少年面對學業成績、人際關係、家庭溝通、青春期的轉變,承受各種壓力,若無適當渠道紓緩,容易萌生消極念頭。由婦聯青年中心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白無禁忌–青少年生死教育系列活動」之「棺感體驗」,藉著讓青少年親身模擬睡電子棺材,體驗「人生告別」,幫助他們反思及學會珍惜生命。
活動日前在香港挪亞方舟生命探索館舉行。婦聯青年中心是次組織了二十多名本澳青少年參加活動,邀請香港挪亞方舟培訓團隊協助策劃籌備,以生動有趣的遊戲方式反思生命意義,並在過程間認清生命中的優先順位,積極面對未來人生,讓青少年以不一樣的角度面對生與死這個課題。為了令參加者能夠深刻感受活動內涵,培訓團隊特意安排每一位青少年模擬一次一生中的生、老、病、死四個階段,並親身體驗模擬睡電子棺材的感受。
有參加的同學表示,活動喚起她過往親人離世時的回憶。認為是次活動提醒自己要繼續珍惜能夠與家人及朋友的相處時間,以正面的態度接受生命中的各種挑戰。
婦聯青年中心表示,中心一向關心本澳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過往亦舉辦過不少青年抗逆的主題活動,期望藉著生死教育系列讓本澳的青少年學會反思生命的意義、珍惜生命的可貴,啟發他們多作有意義的事情。另外,期望當局制訂的「青年政策」中,目標更多的是讓年輕人「開心、健康及具抗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