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兩岸青年台北對話:用理性和獨立思考走出認同迷思

2016-07-14 06:30

【中新社台北7月12日電】(記者 陳孟統 徐鼕鼕)兩岸六位青年學生12日在台灣立法機構一間會議室並排而坐,根據自身到對岸參訪、學習的體驗,表達對“國族認同”的看法。
台灣競爭力論壇當天舉行“2016年國族認同調查結果研討會”。與以往邀請專家學者互動不同,此次研討會分別請來3位台灣學子和3位大陸來台學生,以年輕人的視角觀察台灣民眾的身份認同現狀。
台灣大學政治專業研究生侯漢廷發言指出,台灣上世紀80年代以後出生的新世代已脫離“大陸貧窮落後”的認知,但對大陸社會的進步發展缺乏感知和善意。這是台灣年輕人與父輩的根本不同。
來自北京的陸生梁紹倫說,“中華民族”與“中國”原本相通的意涵在台灣社會因為政治的原因被割裂,造成部分年輕人的“國族認同”存在錯亂。梁在台學習3年,即將從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專業碩士畢業。他認為,“中華民族”“中國人”“華人”都是我們這個文化共同體的等價表述方式。“無論是我們認同自己,還是外國人區分我們,都根據這種文化特質,而非政治立場。”
根據台灣競爭力論壇日前發佈的調查,有84%的台灣民眾認同“中華民族”,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為46.8%。雖經歷政黨輪替,台民眾的“國族認同度”相較過去變化不大。
文化大學歷史專業博士生林明正認為,台灣20多年的“去中國化”教育,對台灣年輕人影響深遠,“台灣青年已被加工、去除了對中國的認同”。他從歷史角度論證說,“區隔台灣人與中國人毫無意義”,台灣島上的所有族群,除了來自外國的新住民,沒有人不是來自中國大陸。
“中國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乳名,是兩岸的同一個屋頂。”來自福州的台灣交通大學電機專業研究生張曉青說,中華民族是一個懂得感恩和愛家的民族,台灣年輕人也要擔當起自己的文化責任。
“我是學藝術的,關心的是台灣的藝術會如何走出本地、跟外界有所聯系。”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專業研究生遊恩揚說,在資訊及外在事物的操作下,我們逐漸忘記自己最根本的文化源頭,更放棄了存在於我們血液中屬於龍的傳人的珍貴元素。
參加當天研討的青年學生,既有“文科男”,也有“理工女”。他們在發言中呼籲台灣青年多去大陸實地探訪,增進瞭解。
來自大陸遼寧的台灣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高羽表示,台灣的同齡人在面對社會議題時應努力尋求理性的答案,而非訴諸直接判斷。不能安于“小而確定的幸福”,放棄追索身邊生活的意義。
侯漢廷呼籲,台灣青年到大陸就業、實習,而不是簡單的“看山看水看風景”。張曉青也希望身邊的同學“參加大陸舉辦的各種活動,激發思想的創造力和活力”。
梁紹倫則表示,台灣年輕人應告別“把翹舌音(普通話標準發音)發成平舌音(貼近閩南語的發音方式)才政治正確”的思維,多到大陸沿海一線城市去學習、工作,體會中華文化的多元性,用自己理性、獨立地思考,找回自己與中國文化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