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視事關心
  • 節目表
  • 《曼達洛人》推出電影版
  • 奧利亞歷山大獻唱疑被整蠱
  • 安倍乙驚喜參演幪面超人
  • 似鳥沙也加美臀吸讚
  • 籮霸拒勸退頂硬上開唱
  • 仙蒂歌羅馥分享為母之道
  • 名家攜手育新芽演“粵樂長聞”
  • 《澳門人》介紹“分身”&“茶間”
  • 歷史傷痕是夢是真
  • 蓮花粵劇耀濠江今永樂響鑼
  • 陸翬學泰文促交流
  • 無奈快閃優惠 藝術節力谷佳作
  • 兩個演藝圈各自精彩
  • 翟威廉褪下糖衣包裝
  • 五月天上海演唱會冇假唱
  • 周杰倫見極光流星要寫歌
  • 楊冪新片突撤檔轉網播捱轟
  • 蘇有朋北京巡唱高圓圓捧場

《藍色多瑙河》與《自由探戈》

2016-07-14 06:30

    《藍色多瑙河》與《自由探戈》

    有誰不知道,曾被稱為奧地利“第二國歌”的《藍色多瑙河》呢?其為奧地利圓舞曲之王約翰·斯特勞斯(一八二五——一八九九)於一八六七年所作。如今,《藍色多瑙河》以管弦樂演奏和混聲合唱聞名於世,但約翰·斯特勞斯最初卻是為合唱所寫,先有旋律而後填詞,同年首演卻未起波瀾;然也在同年,由約翰·斯特勞斯親自指揮管弦樂隊演奏的《藍色多瑙河》卻大受推尊。也許不甘心於《藍色多瑙河》合唱曲從此銷聲匿跡,有位叫格爾納特的詩人重新為之填詞,之後,《藍色多瑙河》管弦樂演奏和混聲合唱並駕齊驅。

    “春天來了,大地在歡笑,蜜蜂嗡嗡叫,風吹動樹梢。春天多美好,鮮花在開放,春天來了春天來了,美麗的紫羅蘭散發着芳香,春天來了多美妙……”

    像這樣一首純真熾熱地禮讚春天的歌,其創作原意是為了讓灰心喪氣的維也納市民振作起來,因為,剛剛在普奧戰爭一敗塗地的奧地利,冷落蕭條,死氣沉沉,而《藍色多瑙河》,卻生機盎然、精神煥發,並有着雋永之味。

    《藍色多瑙河》,又被說作《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所謂“圓舞曲”,即為十八世紀下半葉在德國尤其在奧地利流行的三拍子民間舞曲;到了十九世紀,圓舞曲更在歐洲各國城市開花結果。後來的圓舞曲,當然早已不是僅僅作為舞蹈之伴奏,它已成為器樂曲的一種體裁,很多作曲家都因之寫了圓舞曲:諸如俄國柴可夫斯基《睡美人組曲》(op.66a)的第五曲《圓舞曲》,德國勃拉姆斯鋼琴四手聯彈之《圓舞曲集》,挪威格里格鋼琴曲集《抒情小品》第一集(op.12)的第二曲等。

    縱向橫向以觀,貴族化的優雅精緻的圓舞曲,與十八世紀起源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下層的探戈舞曲有着很大不同。記得阿根廷有位作曲家叫皮亞佐拉(一九二一——一九九二)嗎?是皮亞佐拉讓探戈音樂從胡同里弄走入大雅之堂,不純粹蹈襲前人的皮亞佐拉把探戈音樂、古典音樂、阿根廷民間音樂,還有爵士音樂融為一體,從而發展了阿根廷的原始探戈。

    你看過阿根廷與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於一九九七年合拍的電影《探戈課》嗎?電影寫的是女導演薩莉為激情流湧的探戈所迷並為此獲得愛情的故事。而電影之主題曲,就用了皮亞佐拉所作的《自由探戈》。您聽過大提琴家馬友友演奏《自由探戈》嗎?陪伴大提琴始終的,還有班多紐手風琴等多件樂器。作為皮亞佐拉的代表作,作為“新探戈音樂”的代表作,《自由探戈》從問世起就以各種演奏形式與聽眾互動,包括無伴奏的女聲演唱。

    本月十六日下午四時,在澳門中樂團饒宗頤學藝館的免費音樂會,一開始亮相的就是由李濱揚編曲的《藍色多瑙河》,由高胡、二胡、中胡、大提琴、低音提琴各一把演奏;而臨末誘人的,則為也由李濱揚編曲的《自由探戈》。與《藍色多瑙河》不同的是,《自由探戈》增加了一把二胡,卻讓低音提琴缺席。其實,在我們所耳聞的《自由探戈》中,低音提琴十分重要;曾記否,在本世紀二十年代的“探戈標準樂隊”中,有着明顯氣息相通、有着明顯烘托效果的低音提琴更是不可或缺。

    翡冷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