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南海仲裁震動台灣『兩岸共衛南海』呼聲漸起

2016-07-14 08:30

【中新社台北7月13日電】(記者 劉舒淩 陳孟統)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所謂“裁決”震動台灣社會。對於仲裁庭“一面倒”支持菲方主張,13日台灣輿論湧現更多“勿讓西方霸權予取予求”“兩岸共同捍衛南海”的主張。
《聯合報》當天社論題目是《南海仲裁是荒腔走板的不智判決》。日前,一度有報道指民進黨當局不再重復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所堅持的“固有疆域”或“十一段線”的歷史主權說,該報坦言,如今既然海牙仲裁法院否定太平島為島,台灣如何可能苟同它對大陸主張“九段線”的判決?“如此一來,反而在南海問題上將兩岸推向同一陣線。”
《中國時報》13日社論《面對強權染指,兩岸共同捍衛南海》直指,美日等國欲藉此仲裁制約中國大陸對南海之掌控,其意圖昭然若揭;其結果形同迫使兩岸退出南海。
該報呼籲,民進黨當局應認清國際強權的實力原則,美國為遂行其“亞太再平衡”一再拉攏台灣,但在南海主權爭議上不會顧及台灣。兩岸對南海擁有相同的歷史權利主張,面對強權染指,祗有共同捍衛這片祖先留下的資產,才對得起歷史。
《中央日報網路報》的社評《何不以南海仲裁案做改善兩岸關係契機》一文認為,南海仲裁案看似中菲之爭,事實上卻是中美國際政治角力。民進黨當局雖聲稱堅持南海“主權”,但祗談太平島,對“十一段線”始終避而不談,種種表述仍是呼應美國的主張。
該報提出,如果沒有“十一段線”的國際法基礎,太平島的地位必受質疑,這正是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有鑒於此,建議民進黨當局與其一味倒向美國,不如把此一事件做為改善兩岸關係的契機。
大陸學者有關“兩岸在南海合作上可展現默契”的主張受到台灣媒體關注。《中國時報》在三個整版有關“南海仲裁”的報道中引述了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巫永平的觀點,即兩岸第一時間各自發表的聲明已體現雙方面臨一致難題,雙方有可能探討各種合作方式,尤其台面下的“默契”。上海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倪永傑也提出,民進黨當局不要再對美心存幻想,若能從各自法律規定出發捍衛南海主權,就有可能為當前兩岸關係“破冰”。
《聯合報》特別提到,台當局內政主管部門12日晚間提及了1947年中國政府公佈的《南海諸島位置圖》,表達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主權的主張;而大陸方面聲明中提到,中國政府為加強對南海諸島的管理,於1947年審核修訂了南海諸島地理名稱,編寫了《南海諸島地理志略》和繪製了標繪有南海斷續線的《南海諸島位置圖》,並於1948年2月正式公佈,昭告世界。該報分析認為,兩岸都談南海“U形線”創造了兩岸共同對話基礎,若能就此重建互信、默契,兩岸關係可望迎向“U形”微笑曲線。
多位台灣學界人士也就兩岸共同處理南海議題表達看法。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李明投書媒體指出,海峽兩岸今後同時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在這艱難時刻,台方須及早加強太平島防務;為使兩岸關係不致雪上加霜,當局也必須在南海議題上更示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