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美大學反戰示威 再有過百人被捕
  • 明確組團要求及旅行社資質等 深合區出台「團進團出」配套文件
  • 問界M7碰撞起火致3人遇難 車企:已成立專項小組
  • 中總:多項惠澳措施助本澳經濟適度多元
  • 當局指未須調整未成年性犯罪刑事規定
  • 幻彩大巡遊攝影比賽18份作品得獎
  • 圖書館周吸引家長帶同子女參與
  • 李強: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
  • 李強見馬斯克 稱供更優外資營商環境
  • 菲律賓異常酷熱 公立學校停課兩天
  • 日職聯:浦和紅鑽 2-1名古屋八鯨
  • 湯姆斯盃:國家隊擊敗加拿大取得兩連勝
  • 琴澳旅遊團人數至少2人 最多40人
  • 深合區料"團進團出"促澳琴融合發展
  • 香港珠寶製造業廠商會到橫琴深合區考察
  • 政府部門:新政策助力適度多元
  • 粵公安廳五月起推兩地牌便利措施
  • 林宇滔質詢生態島環評諮詢
  • 廣州鐘落潭鎮受龍捲風廣泛破壞
  • 全國政協常委料政策有助經濟多元發展/澳區人大冀政府用好新政策

花地瑪聖母堂

2016-07-21 00:47

01
相較於遊客區內人流涌涌的玫瑰聖母堂,位於澳門台山巴波沙坊李寶椿街內,一處幽靜的院落中的更顯得人煙稀少,但卻極其幽靜,教堂設計富現代感,是目前本澳最新的教堂,服務於澳門北部台山區居民。
是一座澳門天主教教堂,由天主教澳門教區管理。據資料顯示,始建於1929年,當時主要為澳門北區及台山一帶的教友提供服務,並作為附屬於聖安多尼堂區的一個傳教中心,教堂只能容納30人左右;後來因應北區的發展,教堂在1965年被正式升格為堂區,直至1966年,時任澳門教區主教的戴維理(D. Paulo José Tavares)認為該教堂的規模已不能應付教友所需,因此決定重建。1967年,開始重建,重建的計劃起初是由當時的主任司鐸麥文傑神父負責,其後麥神父因前往加拿大傳教而轉交由高天予神父繼續擔當教堂的重建任務,新教堂於1968年12月7日落成,由戴維理主教祝聖並將聖堂奉獻給花地瑪聖母。
重建後的是「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後澳門第一所建造的教堂,因此設計上跟其他傳統的教堂略有不同,當中包括沒有設立側祭台、聖像的數目比較少,以及並非以主保聖像置於祭台的中央位置,而是改為放置十字架等;教堂的大門採用排樓設計,主建築物分為兩層,上面是大聖堂,以T形作為佈局,窗戶以彩色及不同形狀的玻璃砌出十字架圖案,極具時代感覺;祭台的背後是一幅紅色的磚牆,頂部更用上了採光設計,當陽光照射到十字架上時,便會讓人感覺到主的臨在,令整個聖殿更為莊嚴。教堂內的天花板飾滿圖案裝飾,其中有一皇冠圖案,圖下便是主壇,大門雕工精細,祭壇上還有聖母聖嬰像,教堂內則設放花地瑪聖母像,每年5月13日的花地瑪聖母出遊便是以此聖堂為起點。
建築物的地下是禮堂及多個多功能室,用作教友聚會、活動之用,教堂內還有一個庭院,當中最吸引人之處便是建置了1個豎立花地瑪聖母和3名牧童聖像的水池,教友常於此向聖母作出禱告;教堂的另一個特色,是主建築物左方的鐘樓,鐘樓上面放置了3個不同大小的銅鐘,是彌撒時拉響之用。
現時的主要為澳門北部台山區居民提供服務,教堂轄下的一個名為「榮主之家」的善會,則主要為台山區的長者及年老的敎友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