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平台
新聞
  • 願早日康復
  • 聚焦博彩
  • 夾心階層話題與藏在房子裡的和諧
  • 第二輪投資合作
  • 大賽車與澳門
  • 常識崩潰了
  • 葡萄牙的新業主
  • 一個仍然引發爭議的論壇
  • 不確定性原理和中國的微笑
  • 小心掉落軍備競賽的陷阱
  • 「優化」葡萄牙語教育
  • 粉紅色的管治
  • 葡語國家共同體著 重經濟和流動性
  • 信息系統改善營商環境
  • 中國以及不可預測的特朗普
  • 美國圈養的印第安人
  • 整體眼光
  • 是工廠還是購物中心
  • 佛得角大選
  • 尋找大型會展

中國建設「熱潮」中的建築師

2016-08-22 16:26

 

建築是最吸引葡萄牙人在中國工作的領域,因為工資高以及中國的建設或大型項目「熱潮」。但也有人已經感覺到這一第二世界經濟放緩。

在里斯本出生、成長的建築師Tiago Tavares已在北京工作近兩年半,他所在的工作室由中國人和德國人負責,但從未停止與葡萄牙人的協作。

「當我來時,在我工作的辦公室有四個葡萄牙人,總共20個外國人」,Tavares回憶道,他的妻子也離開葡萄牙成為他的同事。

由於中國缺少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建築行業吸引了很多葡萄牙建築師來中國。

Tiago Tavares預計,目前,有「至少10位葡萄牙建築師在中國首都工作」,共計130位葡萄牙公民在北京定居。

在上海,中國最國際化的大都市,「還有更多」。

「中國缺少很多『設計』。中國人不以創新能力聞名,而外國人填補了這一空白」,他解釋說。

另一方面, Tiago Tavares讚揚中國同事的「執行」能力。

「這是我認為中國具有的價值。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能以同樣的速度開展城市化進程,也沒有能力進行如此快的城市化遷移」,他強調。

 

獨一無二的城市化速度

 

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大約有13.75億人,近幾十年,中國經歷了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城市化速度。

一代人間,數以百萬的寫字樓和公寓樓在沿海城市的周邊農村地區拔地而起。

城市人口的比例由1949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的10.6%上升至去年的51%。

據官方估計,未來十年結束後,約2.5億中國人將在城市定居。

Tiago Tavares認為,這使得「截止日期」一個接一個,使其「難以適應工作節奏」。

然而,這一建設熱潮是以質量為代價的:「在這裡,我們可以發現有些五六年前建的房子已經破敗不堪」,他表示。

還有一點「在歐洲是無法想像的」,就是近乎完全忽視遺產保護。

例如,在北京,原先遵照中國傳統風水觀念、建築物依照南北中軸線上建造的城市特質蕩然無存。

當時的這座城市被看做組成一具神像:寺廟和古蹟是哪吒神的頭、手、腳和其他部分。

共產主義革命後,毛澤東主席立志將北京轉變為工業中心,城市的古城牆和大門被看作發展的障礙,都被拆毀。

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以改變中國社會的道德面貌為藉口發動的一場激進的群眾政治運動,寺廟被拆毀或轉變為其他用途。

1979年,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令中國轉變為市場經濟,給予市場最後一擊。

「胡同」,北京的老巷子,讓位公寓樓,而原先的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四合院 —— 圍繞庭院建造的房屋 —— 成為銀行和商業區。

如今,北京「被白白浪費」,葡萄牙建築師Helder Santos總結道。

「我不喜歡中國的城市;都一樣。我更喜歡鄉村。所有中國內陸地區,古老的、還未被旅遊業和現代化觸碰的城市」,他表示。

40歲的埃爾德·桑托斯出生於德國,5歲至16歲在葡萄牙生活,16歲後隨父母移民至美國,娶了個哥倫比亞女人。

2010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他在北京定居:「突然,美國的建設停滯了,而中國則在經歷緊密的城市化進程」。

他有三大洲的生活經驗,但葡萄牙北部維塞烏區的Canas de Senhorim教區的生活給他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每天早晨咖啡的香味,烤麵包配黃油,牛奶咖啡和清晨的露水」, 他微笑著列舉。「都是很小的事情。或許是微不足道的,但卻是屬於我們的」。

當他四歲的女兒對他講想要一隻狗時,他立刻給她兩個選擇:「一隻牧羊狗或小獵兔犬,因為這一星星山常見的品種在美國很難見到」。

「我想要我熟悉的種類」,他解釋道。

他領導的這間位於中國首都的工作室OAD(Office for Architecture + Design)最近因為萬達集團設計一家奢華的度假酒店而聞名,該集團創始人為中國首富王健林。

它是中國西南亞熱帶地區雲南省南部山區的一間五星級度假酒店。

包括151個房間和套房、會展中心、水療中心和主題公園,佔地46140平方米,建設成本達25億美元。

Hélder認為,這是一個「特別鼓舞人心的項目,包含的負責人的邏輯和理念更多」,不同於他在中國開展的「大部分」工作。

 

茶歇或繁榮終結?

Hélder在北京的辦公室位於大望路,多家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總部位於這一街區,其國際化反映在當地餐廳的菜單中。

然而,在這位建築師的辦公桌上,有三個牌子的膠囊咖啡 —— Nicola, Delta 和 Torrié —— 感覺像一個葡萄牙人的家裡。「你知道的,我只喝葡萄牙的咖啡」,他開玩笑說。

在京葡萄牙建築師的「老前輩」Nuno Lobo的多位同事如今喝咖啡打發時間時,會談論中國建設「浪潮」的終結。

「你可以發現,我們不是很忙。我的兩位同事在這喝咖啡;而且他們已抽了好幾次煙」,Nuno週二下午向《葡新社》表示。

「這是我們現在的節奏」,他表示。

Nuno Lobo在波爾圖完成學業,差不多十年前來到北京,當時正值「中國建設市場的上升時期」。

為了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投入數万億美元於重大公共工程,以穩定就業。

在此時期,沒有喝咖啡和抽煙的時間:「通常項目很快完成。兩年內可以建一座寫字樓」,Nuno Lobo回憶道。「如今不是這樣」。

2015年,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中國經濟的增長率為6.9%,25年來的最低水平。

「房地產和建築是首先感受到危機的行業。與這一市場有關聯的人已經感覺到了」,Nuno Lobo指出,儘管如此,他確保,在中國,一位剛踏入職業生涯的建築師賺10000元(約1400歐元)。

「我離開葡萄牙時賺500歐元,最低工資」,他回憶道。「運氣好的話,有時會多一點點」。

 

www.plataformamac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