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專家理大談AI教研使用
  • 海星知識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 新華歌唱賽誦唱中華經典
  • 理大學士課程招內地生
  • 中德親子運動日溫馨熱鬧
  • 海暉中山畢業旅行拓視野
  • 國家資助澳大美術培訓報名
  • 城大校長赴渝研討英語教育
  • 培華史地問答賽精彩刺激
  • 世界年輕大學澳大排十四
  • 幼兒籃球嘉年華濠幼獲佳績
  • 創新學院學生會新閣就職
  • 國際供應鏈建模賽科大獲冠季
  • 科大嘉許交流生服務大使
  • 聖大港中大活化港公共空間
  • 勞校生赴琴生態研學增見聞
  • 今大致天晴
  • 浸信會愛羣成立十周年
  • 全運殘特奧口號徵集逾三千份
  • (新聞小語)中央撐澳 各界協力建澳

澳氣象監測高於世界標準

2016-10-07 06:35

    三十平方公里十三地點設監測站

    澳氣象監測高於世界標準

    【本報消息】颱風“妮妲”造成的影響至今未散,議員李靜儀質疑目前監測站設置能否準確反映本澳實際氣象情況。氣象局長馮瑞權回覆其書面質詢時表示,澳門陸地面積只有三十多平方公里,已經在十三個不同地點設有十五個氣象監測站,高於世界氣象組織的標準。

    馮瑞權提到,氣象局透過衛星和雷達等資料,配合預報資料、鄰近地區的監測數據等作綜合分析,預測未來大風區的範圍和移動路徑,評估熱帶氣旋對本澳的影響後作出預報。由於發出風球信號須考慮到未來的風力狀況,澳門的氣象監測站是其中一個重要參考因素。造成風力變化的原因很多,不同尺度的天氣系統之間的相互疊加,且澳門地區小,在空間上不足分辨各類天氣系統所造成的影響。然而氣象局將因應社會的發展作全面檢討,務求為居民提供更優質的氣象服務。

    至於會否恢復暴雨信號分級制?馮瑞權稱,國際上一般以每小時降雨量達到五十毫米或以上作為暴雨的標準,本澳以未來兩小時降雨量數據作為暴雨的標準。另外,局方正分析近年澳門的降雨量數據及檢討近年暴雨警告的發放情況,希望藉以優化現有的暴雨警告信號,讓社會各界能及早做好應對措施,提升應對惡劣天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