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中總文康部會員遊新會
  • 菩提禪院浴佛法會祈福消災
  • 新聞特搜
  • 閩澳文化交流團拓眼界
  • 澳青哈爾濱考察智能化釀酒
  • 澳青認識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證
  • 東井圓佛會浴佛法會派米
  • 視助會辦母親節音樂會
  • 助殘日嘉年華明舉行
  • 自閉症協親子遊橫琴
  • 佛誕節祈福會願民心康泰
  • 社研會關注長者安寧照顧
  • 亞太區天主教童軍來澳朝聖
  • 婦聯赴澳大講解催眠治療
  • 研照顧者津貼擴受惠
  • 宣城副市長訪閩台總商會
  • 新時代列車“澳門號”大有可為前景光明
  • 講座邀女企業家分享心得
  • 三明政協主席訪客屬總會
  • 食店涉假聘用三人法辦

堆填區飽和倒塌更“大劑”

2016-10-25 06:35






    何潤生斥環保有計劃冇成效

    堆填區飽和倒塌更“大劑”

    【本報消息】議員何潤生在口頭質詢中批評政府雖然有計劃推行各項環保工作,但計劃卻沒成效,敦促當局檢討。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承認各項環保工作進展非常小,並不在自己預期之內,如廢物回收及堆填區等問題令部分工作無法推進。

    何潤生指出,垃圾焚化中心處理的廢物量和人均城市生活廢棄物量的增長,已遠高於人口和旅客量的增幅,關注當局如何推動居民將廢棄物分類與減量。民署對亂拋垃圾及佔用公地的檢控去年至今年已達一萬九千宗,當局有何措施進一步遏制隨意棄置生活垃圾的違法行為?李靜儀、陳虹、梁榮仔、高開賢、馬志成等議員亦指當局各項環保工作進度緩慢。

    五項環保優先處理

    羅立文承認各項環保工作做得慢,重申現時本澳固體廢料、液體廢料、堆填區、建築廢料以及廢車五項環保工作會優先處理,但基於人手及各方面條件不足,不可能所有環保工作同時推行。他強調就任運輸工務司司長接近兩年時間,但各項工作進展非常小,主要是部分工作的進展並非自己預期之內,有關工作並非不作處理,而是無法推動有關工作的進度。

    他指出,堆填區的飽和是重要問題,但本澳並無其他地方可以選擇,澳門是有錢的地方,產生的大量垃圾均投放在堆填區內,在自己就職時堆填區垃圾已堆放達十四至十五米高,現時已到達二十米高,他擔心最終有倒塌的一天,到時候更“大劑”。

    對於議員建議膠袋徵費問題,他表示,徵費即使一元亦需要行政法規,當局目前正草擬中,希望明年初可以進入行政立法程序,但最終希望居民能夠自覺減少使用膠袋,當局希望從小教育小童不再使用膠袋以減少產生垃圾,亦是未來社會的希望。他強調,有與博企討論減少廚餘等問題,但不可以強行要求博企減少廚餘。

    推動區域合作解決

    譚偉文補充時承認,部分環保工作與期望有落差,當局最終希望透過宣傳及教育,令居民的環保意識落實到生活細節中。但廚餘回收工作將進一步擴大範圍,有部分企業短期內會增廚餘處理設施,對廚餘就地處理有幫助,並認同議員提倡的惜食文化對減少廚餘的重要性;回收工作亦將擴展至社區,石排灣公屋會是第一個廚餘回收的社區試點,希望逐步擴展到其他屋苑。

    對於議員關注的焚化中心飛灰處理,譚偉文表示,目前的空間可供存放至二○三○年以後,當局會研究。對於廢棄物回收問題,他指本澳廢物的數量難以支持下游工業,將繼續推動區域合作處理,但必須做好前期無害化處理。

    有議員認同當局推行的廢舊電池回收計劃,但質疑五十個回收點是否足夠,譚偉文表示,這祇是首階段,日後會加強與其他部門及企業合作,擴大收集點範圍,主要做到便民方式的回收。

    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委員梁冠峰指出,民署過去一年的檢控數字已包括冷氣機滴水、佔用公地及亂拋垃圾等,數字非單一棄置生活垃圾。他表示,執法力度及居民的公民意識提升,有更多居民投訴佔用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