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綜述:『新南向』之途的未定之天

2016-11-05 06:30

【中新社台北11月4日電】(記者 徐德金)近日與幾位在大陸投資的台商茶叙,當問及對台灣當局“新南向”政策的看法時,他們幾乎是異口同聲表示懷疑與否定。他們說,我們在大陸做得好好的,干嘛要跑到東南亞去?
當年,李登輝也操弄過“南進”。事實是,當一波又一波台商西進大陸市場時,由於受政策等諸多因素限制,台商投資東南亞並不理想。台灣合庫金控董事長廖燦昌日前便感嘆道,合庫金控向越南提出申請已長達十幾年,並不斷運作,仍然無法獲得在胡志明市設立分支機構。他同時表示,印尼、馬來西亞、泰國“進入申設分行頗為困難”。
日前,台灣當局設立“經貿談判辦公室”,主導“新南向”。台灣“政務委員”鄧振中出任總談判代表,用他的話說,“新南向”是要發揮台灣中小企業力量,擬擴大海外信保基金規模,促進人才、教育交流合作,助推工程業者到海外拓展市場。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經濟經歷過一次產業大分工,從東亞到東南亞,形成了以日本為龍頭、亞洲“四小龍”緊隨其後,東南亞新興國家壓陣的“雁行序列”。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興起的改革開放,中國大陸搭上了產業垂直分工的末班車,一時風生水起,經濟保持30多年高速增長。
台灣政治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莊奕琦認為,大陸的崛起,加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實施,其本質上就是建立以大陸為雁首的新東亞雁行理論,帶動亞洲區域經濟的發展。
亞太地區確實面臨新一輪產業分工,中國大陸正是這次產業分工的雁首。但是,六、七十年代的“雁行序列”早已時過境遷,東南亞地區將成為最主要、最直接的資本、產業、產能承接者。2014年,記者到印尼雅加達、三寶壟採訪幾家家電、摩托車企業,它們產品的零部件都來自中國大陸,實際上就是大陸廠家的下游企業。
而台灣所能扮演的角色料已被鄧振中所體認,在與東南亞之間的經貿交往中,將祗能是產業平行分工的角色,它所能做的事情並不多。台灣國泰金控經濟研究所發佈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認為“新南向”政策效果有限的佔52.9%,僅8.9%認為有正面效果。
從當前台灣當局所為可以看出,所謂的“新南向”目前還祗是從最基礎做起,在政策與措施層面,不少還是規劃性的、培育性的,還處在試圖與東盟相關國家談的階段。
有台灣輿論認為,當局力推新南向,開宗明義就是發揮新住民力量,培育南向人才,但卻不惜犧牲外籍配偶權益,使東南亞國家質疑所謂“新南向”恐非真心合作,而是迴避大陸的假好心。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說項,其真實的意圖就是“迴避大陸”。也有輿論認為,台灣當局宣佈將以42億元新台幣推動新南向政策,實際上是“虛應故事”。質疑不依賴單一市場,難道就應該摧毀最大的市場?
前述數位在大陸投資的台商,看中的就是“最大的市場”。台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台灣玻璃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伯豐,在一次公開活動中表示繼續看好大陸市場。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台灣經濟與大陸有高度的依存度,這是不可輕忽的。政治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莊奕琦也指出,無論新南向如何實施,但要以鞏固兩岸優先。
莊奕琦稱,台灣不應先否認了“九二共識”,代之以新南向來尋出路,結果當然是未見其利先受其害,讓已經衰敗的經濟雪上加霜。他建議台灣依託大陸借力使力,一起走出去共同發展東盟新興市場。
學者的觀點,台灣業界也看的很清楚。不久前,台灣一家著名建設企業的一名經理在與記者交流時,很希望他們的企業能够藉助“一帶一路”,與大陸企業進行策略聯盟,到東南亞承接工程項目。
平心而論,台灣當局要為台商找出路也算情理之中;但是,為了降低對大陸經濟、市場的關聯度而謀劃“新南向”政策,實際上為“新南向”設置了障礙。以東盟與中國大陸經貿關係的緊密程度,亞太地區產業、產能再次分工的現狀,舍此,台灣的“新南向”會有多大前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