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議員批政府諮詢意見選擇性接收

2016-11-24 06:30

【本報訊】第二日行政法務範疇施政辯論議員繼續關注精兵簡政,亦有議員勇於批評政府對諮詢意見的按喜歡聽的意見而作取捨。議員施家倫和宋碧琪一同批評政府對諮詢意見的選擇性接收。施家倫批評政府,只是聽自己喜歡聽的意見。宋碧琪批評,不知由何時開始政府將不喜歡聽的意見視為少數人意見,以人數作為意見取捨的標準,而非以意見的好與壞作考慮。疑問政府,若不想聽意見又何必做諮詢?
本澳有超過五十個諮詢組織,每年亦舉辦大大小小政策的公開性諮詢會或專業界別諮詢。議員對於諮詢組織及諮詢工作都充滿批評。
議員馮志強批評,公共行政範疇工作就如「老三篇」,諮詢組織就是一個老三篇的好例如,都是請幾個社團頭頭、社會頭號人物,開幾次神仙會又草草收場,但諮詢組織多達五十個以上。又指出,現時審計署不提出問題,部門就不會做,久而久之出現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憂慮第三方職效評估,只會造成官員依賴、懶政、怠政等,關鍵要把好關,評審第三方也要具備相關能力,把評審做得細緻。
施家倫也批評諮詢組織,認為由政府官員任諮委會主席,委員會又有部份是政府代表或委任,諮詢和被諮詢者都由同出一轍,認為政府官員應只能應諮委會要求前往解釋政策而非直接參與或主持諮委會。
施家倫和宋碧琪一同批評政府對諮詢意見的選擇性接收。施家倫批評,諮詢工作長達一、兩年,效率低,又起不到真正溝通,反而帶來更大社會分歧。每年龐大諮詢工作又造成資源的虛耗,但政府只是聽自己喜歡聽的意見。宋碧琪也批評,不知由何時開始政府將不喜款聽的意見視為少數人意見,以人數作為意見取捨的標準,而非以意見的好與壞作考慮。疑問政府,若不想聽意見又何必做諮詢?
間選、來自商界的議員高開賢就對諮詢後意見的後續工作作出關注,他認為,諮詢所得的後續工作,才是關鍵,希望做好後續工作。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則搬出﹕「對諮詢政府有一定清晣指引」官方標準答案作回應。她亦補充,只是當大多數諮委會成員由社團代表組成時方視為諮詢組織,部份由政府人員全數組的不被定對為諮詢組織。
精兵簡政是公共行政範疇近年的主要推動目標,政府定下三萬六千名公務員總量目標,但目前公務員數目已達三萬二千八百多人。本澳每名公務員約服務十八名市民,高於香港一比四十幾。明年還計劃增聘二千多名公務員。崔世平提出,政府首階段已撤銷六個部門,重組後成效如何?建議量化成效,又希望為精兵簡政指標?建議將部份服務還工於民,透邀請社企或社團聘用結構成失業人群檢查冷氣機滴水投訴個案,加快處理投訴效率和減輕政府工作量,又能增加工作職位。陳海帆指,由於涉及執罰,未必能分拆。
馮志強批評,明年財政收入減,但公務人員開支郤增加百分之六,開支超過二百億元,支出比回歸時多出六、七倍。公務員隊伍不斷膨脹、臃腫,如何做好公務員總量控制,有否考慮推出肥雞餐?
對公務員總量及與市民比例?陳海帆認為,要在同一標準上比較,本澳的計算方式是包含了澳大及理工。由於公務員大有一定剛性需求,政府不會作出裁員,每年亦有七百至八百名公務員流失,政府盡量在三萬六千人總量上作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