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港澳記者了解國產機研發歷程
  • 黎若嵐:土生土語是澳孕育語言
  • 今多雲驟雨
  • (新聞小語)汲取教訓 保障更生人士
  • 鏡湖:護理促進醫療產業發展
  • 黃潔貞促建高水平護理梯隊
  • 培道才藝達人比拼精彩紛呈
  • 學聯成員學習國安知識
  • 全澳教師籃球賽卅七隊競逐
  • 教局建言平台關注青年體質
  • 明愛特教交流會分享心得
  • 中國海洋大學訪澳大促合作
  • 閩政協主席訪城大促交流
  • 青年教師赴港交流收穫豐
  • 福校幼園慶母親節溫馨感人
  • 城大論壇促琴澳金融發展
  • 新聞特搜
  • 恆山黃芪認證技術琴澳落地
  • 工聯北綜講解防坐骨神經痛
  • 智耆之友午膳齋宴溫馨

專家:傳媒公信力未動搖

2016-11-29 06:35




    社交媒體新聞難證真偽

    專家:傳媒公信力未動搖

    近年鄰近地區不少傳媒機構結業,昨日出席“澳門全球傳媒產業發展大會”的學者指出,雖然新媒體衝擊傳媒行業,但媒體多年來建立的公信力不容易被動搖。

    儘管近年亦有機構試用機械人寫稿,但相信仍不能取代傳媒人,因為社交平台仍存在不少“沉默的大多數”,故掌握資訊仍未夠全面。

    亞洲報業逆流上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助理院長林玉鳳表示,世界報業協會每五年公佈一次數據,○六至一○年間,全球報業收入下跌,唯獨亞洲地區於一○年上升百分之七,過去五年更累計上升百分之十六。亞洲很多發展中國家,印刷媒體才剛發展起來,澳門雖然不是發展中地區,但過去五年印刷傳媒都有新元素展現。

    一○年全球報紙廣告收益是九百七十億美元,一四年估計為七百七十億美元,重要的變化在於全球報業整體收益下跌,但報紙發行量趨向穩定;報章印刷版的廣告收入流向新媒體版本或其他媒體,發行比重增加,報章廣告客戶的影響在下降。面對新時代,讀者比從前更重要,尤其是訂約戶更重要,市場亦應該由過去的B2B改為B2C。

    沉默讀者成盲點

    最近越來越多讀者以社交平台作為閱讀新聞的首選,所以新聞來源都是從網上文章轉發。廿九歲以下年輕人,六成以上的新聞來源都是透過社交平台,已經不是傳統媒體。為了吸引讀者目光,越來越多媒體做“懶人包”,亦漸漸改變受眾的閱讀習慣,由主動變為被動接受資訊;不少網民於社交平台都已習慣點讚及分享,形成自媒體時代。但當中亦導致“標題黨”、假新聞湧現。

    她去年就香港“佔中”事件進行調查,澳門居民當發生具爭議事件時,最多人討論的渠道是朋友、家人、工作場所等,而非社交平台等開放媒介,因為網絡、社交平台存在從眾現象,不太認同網上“主流意見”的,寧願選擇沉默,其實澳門社交媒體都存在着沉默的螺旋問題。最終社交媒體表現的只有最極端的兩群人,這兩群人一般比較願意表達,結果社會不能洞悉沉默大多數的想法。

    另值得思考的是,現時部分媒體提出透過人工智能處理新聞,如果太倚賴機械人做新聞,將會面對很多問題,因為透過大數據掌握的市場調查並未能完全掌握實況,媒體將會面對很大問題,讀者更不願相信媒體。

    前線採訪證真假

    亞太第一衛視傳媒集團執行台長陳箋表示,近年很多香港媒體紛紛結業,不少傳媒人先後轉行,行業是否正處於寒冬?她相信,整個行業正處發展瓶頸,現時很多人已改變習慣,出門不能不帶手機,手機正是新媒體的重要方向,她自己都已從手機看新聞。

    她認為,作為傳統媒體或媒體人,必定會有出路,因為傳統行業的公信力是毋庸置疑,現時社交平台成為大家發現新聞線索的來源,但如果沒有記者在新聞現場前線採訪,未必有人願意相信,且傳媒人不在現場查證亦不會發佈,這些就是一直以來積累的公信力。因此,當有重要事情發生時,大家仍願意相信專業媒體,並非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