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 內地首季黃金消費三百噸
  • 金價衝高 買金客少兩三成
  • 與人類智能有差距 AI“入屋”需時
  • 八大變革引領智能工廠建設
  • 修水旅遊推介 與澳客源互送
  • 賀州打造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
  • 大健康產品整合 促琴澳旅業融合
  • 南京文旅推介 展四季風貌
  • 旅博會促逾30項目簽約
  • (一家之言)做好服務創新產品 破悶局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嗜好創業 書店複合經營

2016-12-05 06:35




    嗜好創業  書店複合經營

    常言“開卷有益”,閱讀是每個國家和地區推崇的良好習慣。然而,隨着閱讀方式的改變、網絡書店的崛起,實體書店經營舉步維艱。慢調書旅是今年七月底開業的書店,二人合資約二十萬元,一如實體書店面對的挑戰,依靠銷售書籍利潤微薄,目前仍未達至收支平衡。為了增加收入、持續發展多元業務,店主堅信在一個越來越遠離書本的年代,書本仍有存在的價值,期望為消費者提供慢步調的思想沉澱空間。

    該店其中一名負責人盧德勁與妻子的共同愛好是閱讀,時常在澳門找不到想看的書籍。因此每逢到外地旅行便會買很多書回澳,深感本澳書店所銷售的書籍未能滿足讀者需求,於是萌生開設書店的想法,希望可與知音分享喜愛的書。機緣巧合下找到合適的店舖,籌備數月後書店開始營業。之前他在工廈經營設計公司,亦將工作室搬到店內,兼顧兩邊業務。

    深知經營實體書店困難,何以還甘願冒險?他認為,書籍永遠不會過時。開業前曾進行統計,本澳實體書店大多銷售的是工具書、教科書,身邊的朋友同樣有旅行買書的習慣,證明不少本地讀者對買書仍有需求。

    售鋼筆公平貿易品

    店舖位於望德堂區,面積約三百呎,旺中帶靜,符合書店營造的慢生活節奏。店內的書籍類別包括文學、旅遊、環保與公平貿易、社會文化等,藏書量雖無法與傳統書店媲美,但勝在貴精不貴多,全部書籍都經由店主精挑細選。除了有店主喜歡的書本類型,亦會購入時下熱門暢銷書,迎合大眾讀者口味。他坦言,最難保持是消費者的新鮮感。此外,書籍主要來源於台灣、香港,因本澳物流業不發達,運輸成本高且時間長,運費較香港貴近一倍。

    複合式經營是大部分實體書店的轉型出路。約一年前,盧德勁迷上鋼筆書法,透過網上視頻學習書寫,認識到不同墨水、筆、紙都有不同書寫效果,但本澳專門銷售鋼筆書法用品的地方不多,為此專門搜羅特色的鋼筆書法用品於店內售賣。更開辦鋼筆書法班,由專業導師執教,採取小班教學,報讀反應熱烈。店舖設有公平貿易區,銷售公平貿易的商品,如飾物、食品等,冀推廣公平貿易概念,亦有文創品牌的產品在店內寄賣。

    設二手書寄賣平台

    店舖有三百至四百名會員,在書友的建議下,啟動了會員二手書寄賣服務,提供平台延續書籍生命,書本定價由書友自行決定,每期寄賣時間為三個月,如三個月內無法賣出,將請寄賣者取回,或可要求由該店處理。每售出一本書,書店將收取售價四成作為上架費用。此外,更為會員設立了“打書釘”服務,付費卅五元可享用三小時閱讀空間和一杯飲品。

    他指出,現時主要宣傳渠道是面書,消費者多數為中產人士。書店聘有一名店員。未來將計劃推出自家設計的文創產品,開辦更多不同類型的興趣班和文化活動,增加客源。

    本報記者 何秀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