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工聯議員促將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納入僱員工作安排指引
  • 靜雞雞諮詢?「生態島」環評首次公示倒數中 海豚保育團體促一人一信叫停項目
  • 6百元醫療券下月1日起使用 範圍擴至深合區
  • 解決「租霸」問題 特區政府擬引入較簡便勒遷程序 遲交租金達5個月便可啟動
  • 6月18日至7月2日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參選人報名
  • 首季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7% 按季下跌0.2% 收入中位數按季升5百
  • 高士德區一間日用品店被揭涉嫌非法進口及無牌供應藥物
  • 社工局:日後院舍青少年若外出後尋找不果 所有受資院舍最遲要晚上11時報警
  • 兩間食品廠被揭共用340公斤過期餡料製包點 市政署:有兩間食店售賣
  • 團體到勞工局遞信 要求檢視政府外判商用大量外僱、「專才引進」政策
  • 今早清晨湖畔大廈火警 疑電線短路引致 150人須疏散
  • 巴士現性騷擾 嫌犯曾有前科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酒駕司機不顧而去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醉駕司機不顧而去
  • 美國人權報告批本澳言論、集會、結社、政治參與等自由及權利「嚴重」受限制 特區政府: 罔顧事實、抹黑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城規會討論城市發展策略報告 建設第四空間?委員憂破壞路環景觀

2016-12-14 19:39


政研室向城規會委員介紹《城市發展策略2016至2030》報告,報告對本澳未來的城市功能區域提出發展方向,並作為未來制訂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原則。提出本澳未來要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美麗家園」,未來澳門半島將以居民居住、展現特色、發揚傳統、公共服務、商貿中心及產業轉型升級為基本方向;氹仔則以已形成的功能區域為基礎,優化相關區域的配套設施,逐步形成生活居住、文體活動、娛樂博彩及旅遊休閒的新中心;而路環則以生態養育、旅遊休閒和文化遺產保護為主,形成澳門綠色發展及旅遊休閒的中心。
而報告亦提出本澳未來需要發展「第四空間」,利用本澳85平方公里海域形成新發展空間,並以高端集中、高端集約及高端精緻為原則,促進及實現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形成多元高端產業中心。據報告顯示,第四空間訂於路環西南面的海域中,政研室首席顧問米健指出,第四空間是為了讓中央明確本澳需要新空間發展,將來第四空間的地點會更明確。又認為本澳可以路環為起點,向西發展與附近島嶼和港灣形成「海上金三角」。
第四空間一直無提及 委員:在黑沙對開填海難以接受
過往政府從未提出過要在本澳85平方公里海域上填海造地,而會上有不少委員對第四空間提出質疑。委員梁頌衍對在路環東南邊、黑沙海灘對開海域填海打造第四空間表示難以接受,當第四空間建成後,從黑沙海灘望向第四空間,就好比從本澳望向氹仔般密集,此舉將對路環島的景觀帶來很大影響。
梁頌衍亦提到,策略報告的中心思想為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建設「美麗家園」,但指「美麗家園」的定位空泛,與打造一中心構想不太符合。梁又指「美麗家園」這個名稱本身就已不嚴肅,並舉例香港有上市公司的名稱就叫「美麗家園」,國內有樓盤叫「美麗家園」,而台灣亦有民宿叫「美麗家園」,認為應賦予一個更高層次的名稱。
委員楊道匡則指,《基本法》序言已提到「澳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質疑現時再提出在本澳海域上興建第四空間,會否與《基本法》規定相左?又提到在澳葡時期,本澳已有在路環附近海域填海打造「新路環」,並以堤圍連接路環及新填海區的構想,但之後無疾而終。
米健回應指,報告提出興建第四空間,是希望能更好地利用本澳面積達85平方公里的海域,促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並指未來高端產業將會放到第四空間之中。他強調,第四空間絕對不會在路環對面,位置將會較遠,至少與路環相距5公里以上。研究機構曾經提議在新城A區旁、路環以南靠近海域線位置及路環以東海域填海,但因各種原因,最終建議於路環以南海域打造第四空間。
發展水路交通緩解道路壓力? 米健:問題複雜需時研究
另外,有委員指出,本澳是一個海島型城市,三面環海,認為可以發展水路交通,緩解陸路交通所面對的困局。建議可在新城區等區域設立水岸碼頭,連通澳、氹、路三地,避免以橋樑連接本澳,加重陸路交通的壓力。亦有委員指,本澳現時已有25萬車輛,數量已抵「水浸眼眉」的情況,應儘快解決本澳交通問題。
米健回應指,水路交通有必要發展,但問題比較複雜,例如要通過主航道及珠江河口、通航效率等問題,需時研究。又指現時本澳已有海域,應建設環線疏導交通。
另外,有不少委員認為策略報告內容過於空泛,沒有就總體城市規劃制訂指標。亦有委員質疑策略報告的有效性及強制性問題。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指,《城規法》未有寫明策略的性質如何,以及有多少效力。特首崔世安向運輸工務司遞交策略時,亦沒有講明將來制訂總體城市規劃,是否須百分百依循策略報告內容,「唔跟足百分百,我覺得無乜問題,但今日聽咗(委員)策略意見,之後做城市規劃,你哋(委員)就會知道。」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