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粵發揮琴自貿賬優勢 促跨境貿易
  • 業者:無人機宜作澳交通物流工具
  • 支持澳會展業 促經濟適度多元
  • 頭部企業省市代表團參展
  • 三月新批房貸按月升31.7%
  • 國際基建論壇下月開鑼
  • 母親節送禮預算減 金飾銷情淡
  • 羅司:電信業改革 複雜困難
  • (一家之言)優化營商環境 促居民增收
  • CTM 5G跨地域方案獲創新發展獎
  • 郵電局:健全法規政策 保數據安全

全福理財金字塔 (三)

2016-12-18 06:35

    全福理財金字塔  (三)

    上文提到,全福理財金字塔助你滿足逐層需要,各人均需理財,並簡述各類理財計劃。

    總之,全福理財金字塔式的投資,非以一兩次或數次超高回報為目標,而是以全福人生(如財頂)為目標。因超高回報率(如突然發達)通常需冒超高風險(如破產),惟這正是沒有理財計劃的表現。

    越早投資便越有利

    全福理財金字塔,是助準全福者以較安穩卻高速高效的理財投資計劃達致財頂。另一方面,準全福者在全面審慎地計算出可承擔的風險上限後,應盡量選擇風險接近此上限的投資以獲回報最大化。因在長期投資中,每年回報率雖相差少許,但數十年累積效果便相差很遠。若年均回報率為12%,年輕事業者在廿五歲時每年投資1萬元,六十五歲退休時滾存到93萬元;若年均回報率少2%(即10%),則退休時滾存少近52%,僅得45萬,這是複利的巨大能量,建議任何事者應盡己所能越早儲蓄及投資越有利。

    年輕事業者應盡早培育“節儉——買資產”的花錢模式和習慣,而非現在流行的“浪費——買物質”的花錢模式和習慣。筆者把前者稱作“全福理財習慣”;後者稱作“貧者理財習慣”。即若每當出糧便全數花費在買最新款手機或私家車、去最高檔的餐廳消費,永遠只能停留在工薪打工族,無法上流至財務自由層級。相反,每當出糧後,在扣除食衣住行用等必需開支後,全數用作買資產(即那些在將來會帶來現金收入兼增值的任何東西),資本便越積越多。數年後只需用資本所產生的相對穩定(如租金、股息和利息等)的回報,便足以存活以至享受較舒適的全福人生,進而上流至財務自由層級。

    培育全福理財習慣

    這就如薪金像穀,資本像小雞,若每當收到穀時便餵小雞(即把錢投資),它便快高長大長肥兼生蛋(即資本增值兼有相對穩定的收入)。當雞越長越大,所生的蛋量(即各類資產的穩定回報)越來越多,可靠食蛋(收租、股息及利息)享舒適生活,再用有餘的少量蛋買更多的雞,進而生產更大量的蛋,此正循環最終讓你可不需要再為錢(蛋)而工作。

    相反,每當收到穀時,你不但全數吃掉,更連小雞的肉也割掉來吃(即借貸消費),小雞不但不長大,反越變越瘦小甚至死亡(即資本不斷萎縮甚至乾塘),那麼,你割肉維持表面風光的生活模式,實際上將導致你永作貧者。

    可惜的是“貧者理財習慣”才是各層級事業者的主流理財消費模式,更滲透進學生當中。筆者因多年“每當出糧便買資產”的全福者習慣,預期可在五十五歲便財務自由,惟澳門的國際化讓自己的夢想提前十五年達致。當年請辭後,臨別高三學生時,拿出手機打趣問:“有哪位學生的手機比陳Sir的舊,我會送了給他。”結果竟是全班卅多位學生的手機都較筆者的新。當年筆者已是薪俸485點的公職人員,這反映……

    陳傑榮

    (如欲續閱全文,可在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ComprehensiveEudemoniaLife)點選本文標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