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彼特大衛臣失態落場捱轟
  • 仙妮亞唐恩寬恕前夫外遇
  • 澳視澳門播《鏡海浮沉話世遺》
  • 新垣結衣上老公節目護夫
  • 穗長隆萬人比堅尼啟電音節
  • 春風得意會知音今永樂上演
  • 叮叮炫舞展風采
  • 拭目以待
  • 黎紀君主持表現得體
  • 怪老樹劇團《夢迴 · 益隆》今上演
  • 王菲攬十八歲李嫣慶生
  • 蔡琴永遠的遺憾
  • 曹佑寧入行後注重保養
  • 田曦薇難忘女生群戲
  • 閻奕格:男友唔呷醋嗌好
  • 蘇小軒讚未婚夫體貼
  • 節目表
  • 碧咸嫂懶理別人目光
  • 視事關心
  • 謝洛美維拿擬回歸《職業特工隊》

迎接二○一七

2017-01-01 06:35


    迎接二○一七

    又到身移事換的新一年的第一個月了,這是元旦與除夕同在的色調煦和的一個月,澳門中樂團以些甚麼迎接二○一七呢?

    從一月十一日至廿四日,澳門中樂團會有七場免費音樂會,在不同場所開花結果。

    首先仍然是念着青少年兒童,青少年兒童的愛好和追求,是要薰陶和培養的。其實,相對於大環境的形形色色的吸引或誘惑,以傳統音樂去接近青少年兒童已顯得較為弱勢,尤其以中國民族樂器及其演奏的音樂。然而,倘若專業的、業餘的類似團體,都不願意把自己的積儲送到學校,以作為學校音樂教育的一種補充,那會有誰能去做呢?因之,澳門中樂團十七日的到聖瑪沙利羅學校,廿四日的到澳門明愛的音樂會,是既勵人也自勵的。兩場音樂會曲目基本相同,《金蛇狂舞》、《天空之城》等在內,但在澳門明愛,會增添一曲,那是由閻岩改編的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的《天堂與地獄》。

    施孝行和善行於老者,是後生之天職。人活到老,不容易了;但活到老,也許生活圈子窄了,接觸事物少了。澳門中樂團把十一日開到瑪大肋納安老院的音樂會謂之為“關懷音樂會”,道理就在於此。這種關懷不是物質的,而是融融樂樂於精神的。同樣捎去精神食糧的,還有廿三日在仁伯爵醫院大堂的音樂會。

    音樂演奏與特定氛圍結合,能產生在一般音樂廳難以產生的效果。澳門中樂團十四日下午三時在鄭家大屋,廿一日下午四時在饒宗頤學藝館的音樂會表演。鄭家大屋與饒宗頤學藝館乃一中一西的風格迥異卻極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在那裡演奏音樂或聆賞音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在上述六場音樂會中,鄭家大屋那場被命名為“春之頌”,此着重於“頌”;着重於“迎”的,為“二○一七迎春音樂會”,二十日晚上八時在栢蕙活動中心舉行,雖其時離元宵節尚遠,但那場音樂會已有田丁、郭雙喜吹奏的《正月十五鬧雪燈》了。

    翡冷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