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梁啟賢點評

2017-01-03 07:30

時事評論員梁啟賢閱看本報從網絡數據排列出來的「關注新聞」後,對於前檢察長何超明案不在「十大」之內,感到意外。他認為,若從網絡的特性 ── 用家以年青人佔多來看,這「十大」頗能反映他們關注甚麼議題 ── 尤其是保育路環山體,維護高美士中葡學校 (法定文物),以及台山的核電安全。
對於年青人重視保育,梁啟賢相信,他們應是土生土長的一代,對澳門有歸屬感,覺得澳門是自己的「屋企」,也擁有頗強的本地意識,希望保留澳門固有的特色。他們的上一代,尤其外來的、偷渡的新移民可能覺得,拆卸了舊物、開挖了山體,可興建更多樓宇來改善居住問題,這是為更重要和更急切。
另外,校友身份為年青人也似乎越來越重要,尤其在「一條龍」的非高等教育機構畢業出來的。任何人有意「觸碰」母校,校友往往有相當大的反應,這可從今年出現的高美士中葡中學、慈幼中學校園拆、留爭議中分析到。梁啟賢認為,本澳年青人的上一代卻不同,後者往往歸屬於同鄉會之類的社團。
對於理工開辦語言師課程的報道能夠進入「十大」,梁啟賢覺得相當「有趣」、「奇怪」。他閱看該報道的留言,不少覺得那是「財路」,也問「進入公職是否獲得承認」。梁啟賢擔心,年青人關於進修的思量是否很狹窄?只考慮就業市場 ── 尤其是當公務員來選修大專課程?興趣和能力已不是首要的選擇因素?
「雖然,不斷有說:一處地方的人只想投考公務員是沒有多大希望的,但是,很多年青人覺得,當了公務員才再想。」在大專院校教學的梁啟賢覺得,不少年青人成為公務員後,都有同一的面孔,都變得官僚,很多都常常旅行,或許可從此找到自己。
其實,社會文化範疇的項目去年大多成為新聞焦點,司長譚俊榮成為新聞人物,但是,這些項目和這個人物沒有進入「十大」。雖然,譚俊榮「超惹火」,但是,梁啟賢估計,或許,年青人只有稍縱即逝負面感覺,重覆出現的想法只是又花費很多公帑,卻沒有貼身的感覺,只會「見到得啖笑」,不多深究。
梁啟賢相信,本澳未來一年的議題仍會不斷考驗主政者如何折中不同持份者的利益。他舉例,韓國首爾清川溪的工程,當年,前市長李明博花很多時間、努力遊說無數持份者接受方案,令他們相信,最後得到的是雙贏的結果,才能使之前為旅遊旺區。
至於明年的展望,梁啟賢注意到,年青人現在網絡上討論立法會選舉,但是,由討論到九月投票,可能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過去,本澳年青人的投票率相當低。他提出,可以多些透過網絡興青年討論政府政策,希望會引導他們多點反思制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