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即使是新模式也不能跳脫一中原則內涵

2017-01-12 04:52
  台灣陸委會昨日舉行年終記者會,從陸委會所在的「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北棟十八樓,陸委會舉行每週新聞發佈會的記者室,移師到十七樓的第一會議室舉行。可能一方面是考慮到記者室的空間容納不了年終記者會的規模,另一方面則是表達年終記者會的規格,是由張小月主委親自主講,因而就改在張小月等高層會見具有層級的訪客,或舉行陸委會委員會議、諮詢委員會議的第一會議室舉行。不管怎樣,既然是年終記者會的規模和規格都與平時的每週新聞發布例會不同,就應是會有一些更具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可發布。
  果然,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在致詞中說,因應美國新總統上任,下半年中共舉行「十九大」等重要動態,以及蔡英文在年終談話提及「兩岸應有新思維和新作法」,陸委會將研議落實兩岸互動新模式,促成兩岸恢復對話。在兩岸制度性聯絡機制已經「停擺」七個月的背景之下,陸委會要促成兩岸恢復對話,這可是「不可能的任務」,因而引起媒體好奇,一再追問台灣方面對「新模式」的構想和內涵。但張小月並未說明具體想法,只是以十多次「只要能夠求同存異」任何可能性都不排除」作回應。不過,「求同存異」的「異」與「同」指的是什麼?「九二共識」是「異」還是「同」?張小月雖然三度予以說明,但說法卻都不一致。最初聲稱「異」是中國大陸對「一中原則」的解釋,和島內對「九二」的看法,雙方有不同的立場和看法;「同」則是要維持兩岸和平穩定和兩岸人民福祉,是很重要的。過了幾分鐘,正在回答另一個議題的張小月突然離題,主動「修正」對上述求同存異的解釋,指兩岸的「同」是「九二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和雙方從九二年到現在所達成的共同認知和諒解」;珍惜兩岸在過去二十多年達成的成果,她認為「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共同利益、共同認知」。而「異」的內涵,張小月則未再說明。當媒體問到,是否期望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晤時,張小月又主動提及「求同存異」一詞,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對岸一直把我們看成它的一部分,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在年終記者會結束後,張小月作補充說明時,再次以「求同存異、異中求同」陳述對兩岸互動的期望。當媒體再一次追問「求同存異的空間到底是什麼」?張小月又提出新的回應,指「雙方都要努力」,最主要是不要有政治前提。至於引發各方諸多揣測的兩岸「新模式」,張小月則在記者會中表示,兩岸就是化不可能為可能,在不可能中要找到可能的方式,過去兩岸都能從互不來往找到互動的方法,一九九二年到現在兩岸也都有好的模式和經驗 ,這些都可以坐下來、冷靜想一下。她強調,自己對未來的兩岸關係,還是審慎樂觀的態度,「路是人走出來的,在不可能中找到機會」。
  其實,張小月所說的兩岸新共識」,並非是新的概念。實際上,她昨日就引述了蔡英文在年終談話中提及到的「兩岸應有新思維和新作法」,陸委會是根據這個說法,將研議落實兩岸互動的「新模式」。而在此之前,對岸的涉台智庫提出了「兩岸新共識」,美國方面也提出了「暫行架構」的概念。顯然,蔡英文是根據這兩個重要信息源,提出「兩岸應有新思維和新作法」,而陸委會則據此而
  著手研議兩岸互動「新模式」,以祈求促成兩岸恢復對話。
  所謂對岸涉台智庫提出了「兩岸新共識」之說,顯然是指大陸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去年十一月三十日在「第三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致詞時,提到的大陸不反對在「九二共識」之外,建立體現「一中原則」內涵的兩岸新共識,為此兩岸可從智庫對話起步,積極探討可以選擇的方案與實現路徑。
  正在為因兩岸制度性聯絡機制「停擺」而焦慮不已,希望能儘早擺脫此困境的蔡政府,在聽到周志懷的「新共識」之後,當然是欣喜若狂,希望能以「新共識」來取代蔡政府不能接受的「九二共識」,達致恢復兩岸對話及協商。因此,張小月在前往「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備詢,被「立委」問及是否有在研究「取代九二共識的新共識」時就表示,陸委會正面解讀周志懷的談話,認為兩岸應該繼續「求同存異」,對兩岸關係發展才有正面幫助,只要有利兩岸關係發展,會正面加以審慎研究,只要時機成熟、大陸願意坐下來談,都很樂意和對岸共同尋求解決之道。張小月還透露,陸委會正在研究「取代九二共識的新共識」,且已有腹案因應。
  張小月的動作,顯然是陷入了兩個盲區。其一是周志懷的談話內容,並不等於是北京的正式決策;其二即使是如同周志懷的「新共識」,也必須以「一中原則」為核心內涵,而這正是最為關鍵之處,正因為蔡政府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才導致兩岸制度性聯絡及協商機制「停擺」。倘是承認「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內涵,就沒有必要另行尋求「新共識」了。
  實際上,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作為大陸研究台灣問題的權威智庫,其所提出的新見解當然具有其權威性,因而周志懷的「新共識」之說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即使如此,還不等於是北京的正式決策。當然,在呈交中央高層審閱之後,或許會被採納,作為最新決策,但在目前階段,顯然尚未成為正式決策,而只是權威學者的學術研究成果。
   或許,周志懷提出這個「新共識」,是考慮到蔡英文對「九二共識」這個概念,懷有天然性的反感及抗拒感,因而為她設身處地地另行提出一個新概念。實際上,「九二共識」這個概念名詞,是二零零零年四月二十八日,時任國民黨政權的「陸委會」主委蘇起,在梳理總結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七日,海峽兩會在香港進行會談,及後續的雙方文電往來中,雙方就「一個中國」的論題分別提出了多項表述方案,最後達成沒有文件的口頭共識:「海峽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過程,並以「九二共識」來高度概括之的。而在此時,陳水扁已經宣佈將會在五月二十日其就任「總統」時,委任蔡英文為「陸委會」主委。因此,蘇起在自己即將卸任,蔡英文即將接任「陸委會」主委之際,創造了「九二共識」這個名詞,看在蔡英文的眼中,等於是要將之「框住」自己,尤其是她在大半年前,被李登輝委任為「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小組的召集人,完成了《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研究報告,其核心內容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被輿論簡稱為「兩國論」。李登輝十分欣賞「太有才了」的蔡英文,因而向陳水扁推薦她出任「陸委會」主委。但在她走馬上任之前,其前任蘇起卻創造了「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並力圖施加在她的身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以「一個中國」為內核的「九二共識」,與她所發明的「兩國論」南轅北轍。要她接受,難過登天。 
  然而,周志懷的「新共識」,雖然可以為蔡英文擺脫與蘇起的恩恩怨怨,但由於其核心內涵仍然是「一中原則」,而這是與民進黨「台獨黨綱」水火不相容的,相信在現階段,蔡政府還是不能接受,這就不可能有什麼「新共識」。因而陸委會和張小月主委不要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