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降留級率須對症下藥

2017-01-27 00:50


特區政府有序落實《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年)》提出的「促進評核方式的多元化,強化學習輔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審視和完善學校的評核和升留班制度,促進所有學生學習成功,減低留級率」,以及全面落實《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的相關規定。基於此,《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於去年底完成為期60天的公開諮詢活動,廣泛收集社會意見。諮詢文本提出,對學生的評核旨在反映教育目標的達成情況,是檢視課程與教學成效的重要方法,對於學習能力未逮的學生,應施予必要的教學輔助,促使其學習成功;認為學校應以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的多元能力,並採用多元評核模式,以全面評估學生。

現時澳門流行多元化,評核制度的核心也是多元化,多元化甚至涵蓋了「評核方式」,諮詢文本建議除了筆試,應該更多元化評核學生。不過有教育工作者認為,學生始終要面對筆試。至於未來「筆試」會否被大幅度削減,則有待當局科學研究評估之後方才揭曉,現階段,當局仍在密鑼緊鼓製作諮詢總結報告。教青局官員透露,初步計劃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將在18/19學年實施,時間相當緊張。評核制度涉及非高等教育模式改革,亦會改變教育界沿用多年的評核方式,能否對症下藥,治理留級率高企的問題,仍須拭目以待。

降低學生留級率須有科學方法,多元評核是否唯一可行措施,抑或未來實施後因各校評核更加五花八門,可能大幅拉低本澳非高等教育階段的總體教學水平。因應本澳留級率幾乎高踞世界首位的不利局面,當局須依照現實情況有序推進教育改革,從基礎教育抓起,訂定各學科評核標準,高瞻遠矚為人才培養長效機制打下堅實的基礎。教育當局須檢討學生留級率高企的真實原因,反思現行教育理念及教學方法是否存在問題。當局力推的多元評核並非新招式,現時本澳非高等教育階段實行的評核制度即是多元化評核,一直未有統一評核,各校的評核模式各有各精彩;學力要求亦處於摸索過程中,去年9月新學年開始方才在小一至小三年級推行基本學力要求。

在多元評核基礎上,再由教育當局欽定「多元評核」,甚至有可能大幅度削減「筆試」,究竟是福是禍?多元評核會否導致學生無所適從,影響到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接受程度,從而影響到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習情況。須知在基礎不穩的情況下,難以建成高樓大廈。本澳學生留級率高企是非高等教育停滯不前的一個硬傷,當局須以科學手段進行檢討並作出改善,不能以降低留級率作為硬性指標,以降留級率為名,大幅拉低基礎教育水平,進而影響到青少年成才,為特區正全力建設的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帶來不利影響。教育當局須有引入全面科學評核模式的決心,透過一系列教育改革,為本澳打下穩固的基礎教育根基,促進青少年成長、成才並成功。

濠江日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