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猜猜是誰太猖狂 提醒長者要慎防
  • 家貓躲十三樓消防升梯救
  • 新花園泳池周末起停開
  • 兩港青跨境收騙款被捕
  • 大潭山隧道招標
  • 路環中水站首期工程招標
  • 一瓶裝水存風險籲停售停飲
  • 在澳發行債券逾六千億元
  • 紅街市執靚今復業
  • 新聞特搜
  • 保安當局:有序推進DNA數據庫立法
  • 澳琴擬合辦環保研學交流
  • 銜食育雛
  • 政府公佈多項人事任免
  • 鐵騎士過橋自炒送院搶救
  • 澳區人代結束山西視察賦歸
  • 少女疑寓所墮樓亡
  • 男子心情差刮花六車法辦
  • 兩日十七人墮訂餐騙案
  • 三男女墮公檢法失逾百一萬

有的放矢延客逗留

2017-01-29 06:35

    有的放矢延客逗留

    旅遊業是一門大學問,隨着全球化和航空成本降低,旅遊活動通過大衆化而迅速在全球擴展。面對旅遊業快速擴張的市場,各地都在爭奪旅客資源。本澳面積小,人口密度大,但每年接待超過三千萬旅客,以人均接待旅客比例而言,名列世界前茅。但過往粗放式的旅遊業,加上數據存在水分,難以擺脫“量多質低”的註腳。本澳要成為優秀的旅遊目的地,甚至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仍長路漫漫。

    這段路到底有多遠?如果以數字量化,《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要將澳門塑造為“多日旅遊目的地”,冀二○二五年的旅客平均逗留時間為二點三日。去年旅客平均逗留時間為一點二日,相差了一點一日。但回看過去幾年,前年是一點一日、一四年、一三年、一二年、一一年均為一日,一○年為○點九日,○九年、○八年、○七年、○六年都是一點一日。換言之,十年間的旅客平均逗留時間只增加了○點一日,未來十年要在現有基礎上提升多一點一日,可知困難有多大。

    再仔細分析,港澳與廣東周邊是旅客的經典旅遊路線,香港旅客平均留港日數超過三晚。要讓旅客多留澳一天一晚,即是要旅客縮短在香港、廣東的逗留時間,問題是本澳拿甚麼來競爭?博企大型項目在路氹金光大道已相繼投入市場,未來的旅遊資源及項目的增長速度肯定不如從前,加上土地優先解決住房問題,可以預見旅遊硬件的上限。要讓旅遊業突破,成敗落在通關、交通、接待、服務等軟件配套,要在十年內大大提質,似乎太過樂觀。

    盲目向着設定的留澳時間目標前進,顯然不切實際,亦難以打破居民感覺承載力現已超標的壁壘。周邊地區旅遊業亦同步發展,加上通關越趨便利化,內地旅客仍佔訪澳旅客最大比重,選擇在澳留宿的機會或被分薄。若繼續過去的同一策略,旅客多、留宿少的現象勢難扭轉。反而應對症下藥,將重心放在最有機會留宿較長時間的年輕客群、銀髮客群、高消費客群及家庭客群,達標的機會更大。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