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教學人員準則規範五方面

2017-02-03 06:35


    育人為本   德育為先

    教學人員準則規範五方面

    教學人員專業準則昨公佈。在教育工作、師生關係、夥伴關係、專業態度及個人發展五大範圍,訂定教學人員對自身及教育工作的行為規範,如樹立良好行為榜樣,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培育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等,維護自身專業和社會形象。專業準則下學年起生效。

    一二年生效的“私框”,規定教學人員專業委員會制訂教學人員專業準則、訂定教學人員專業發展活動時數的審核準則等職權。昨日出版的特區公報刊登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確認教學人員專業準則。

    育學生德智體群美

    專業準則分五大範圍。教育工作中,規定教學人員樹立良好行為榜樣,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培育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對任教的學習領域或科目不斷深化研究,並按法定教育目標、課程框架及學生須達到的基本學力要求設計教學計劃;善用教學原理、技巧及方法,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普遍性及獨特性;課程設計及教學方式須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和積極性為依歸,養成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態度;善用班級經營技巧,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人際交往平台;善用多元評量方式,以客觀及科學的方法評量,並據此向學生及家長提供及時、準確和有建設性的反饋訊息;積極提出有利教育持續發展的專業意見。

    師生關係明確指出,教師應平等對待學生,不因國籍、血統、種族、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思想信仰、家庭背景、身心障礙及能力差異等歧視學生;以學生的全人發展為己任,關顧學生身心健康,培養正確價值觀;與學生建立信任與尊重的關係,並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維護學生權益;了解學生,尊重個別差異,發掘學生潛能,鼓勵學生多元發展,針對其不同需要提供適切支援。

    尊重理念溝通家長

    夥伴關係要與同事衷誠合作,尊重個人教育理念,分享教育觀點和經驗;與家長建立友善的夥伴關係,互相尊重並充分溝通,鼓勵其積極參與子女的教育事務;善用社區資源,推動學校與社區配合,合力營造有助學生身心發展的環境;致力開拓及維持與其他專業人員、辦學團體或專業機構的溝通及合作,促進教育專業的健康發展。

    就專業態度,要求教學人員具備相關法規所訂定的專業資格和能力外,致力提升專業能力和素養,促進教育專業的認受性;遵守教育專業界別共同承認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展現良好的品德和公民素養;遵守法規,支援學校推行教育政策和執行相關的教育法規,切實執行學校領導的工作安排;迴避任何因職務關係而可能獲得的不當利益;持續檢視並調整自身的生涯規劃,積極參與在職培訓和教研活動;慎重處理及尊重教育工作中所有持份者的隱私。

    以身作則參與公益

    個人發展需履行良好公民義務,積極參與和專業及社會相關公益活動;反思教學實踐,配合法規對專業發展要求;回應社會對教育發展的期望,提升教學專業能力。

    本報記者  李嘉敏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