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港澳記者了解國產機研發歷程
  • 黎若嵐:土生土語是澳孕育語言
  • 今多雲驟雨
  • (新聞小語)汲取教訓 保障更生人士
  • 鏡湖:護理促進醫療產業發展
  • 黃潔貞促建高水平護理梯隊
  • 培道才藝達人比拼精彩紛呈
  • 學聯成員學習國安知識
  • 全澳教師籃球賽卅七隊競逐
  • 教局建言平台關注青年體質
  • 明愛特教交流會分享心得
  • 中國海洋大學訪澳大促合作
  • 閩政協主席訪城大促交流
  • 青年教師赴港交流收穫豐
  • 福校幼園慶母親節溫馨感人
  • 城大論壇促琴澳金融發展
  • 新聞特搜
  • 恆山黃芪認證技術琴澳落地
  • 工聯北綜講解防坐骨神經痛
  • 智耆之友午膳齋宴溫馨

民眾建澳訪文化局商旅遊

2017-02-10 06:35


    民眾建澳訪文化局商旅遊

    倡設文遺基金鼓勵私人參與保育活化

    【本報消息】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陳德勝、副理事長宋碧琪一行十人拜訪文化局,就文遺保育、荔枝碗船廠活化、文化旅遊城市打造等多項議題交流溝通。陳德勝表示,本澳歷史文化底蘊豐厚,不少建築物是城市歷史縮影和幾代居民生活寫照,具有較高傳承價值和情感寄託。針對文遺業權不少歸屬私人,他建議可設立文遺基金,透過補償或資助方式,引導鼓勵私人參與保育活化,共同為文化旅遊城市建設出一分力。

    文遺保育需齊參與

    民眾建澳一行獲文化局文化遺產廳廳長梁惠敏等接待。陳德勝表示,澳門雖小,可歷史文化資源豐富,許多建築物是幾代人奮鬥的見證,本土澳門人對之充滿情感和回憶,是無形財富,有助下一代成長和本土文化認同。過去政府先後兩次公佈文遺清單,認為文化傳承和文遺保育並非單純哪一方責任,官民合作重要,需要培育社會齊齊參與的氛圍,這樣有助提升行政效率。他表示,現在大廈拆除僭建物都可享受資助政策,文遺保育活化涉及城市長遠,可效仿成立專門文遺保育基金,透過資助或補償等方式,引導鼓勵歸屬私人產權的文遺建築得到保養維護。

    司打口土地廟殘舊

    宋碧琪表示,文遺保育是旅遊城市品牌打造和世旅中心建設的重點,澳門雖然地方小,但一草一木都是歷史承載,具故事可深耕細化,認為推動文化和旅遊結合,需要整體佈局,系統規劃,理順旅遊業和文化傳承之間的關係,進行整體思考和平衡。她提到民眾建澳春節前跟進司打口具上百年歷史的土地廟,因日久失修已現殘舊,亟需維修。對此,梁惠敏回應正面,經落區視察後,認同有跟進需要,正研究處理中。

    修復或改造荔枝碗

    談及荔枝碗船廠區發展前景,陳德勝表示,雖然現在已沒有造船產業,但該區仍保留了許多歷史記憶。現在船廠設施老舊嚴重,認為未來可合理規劃,修復或改造。遊客並非只為拍照留影,亦可現場觀看船隻建造、下水等過程重演,體驗學習澳門過去漁村文化和知識。

    宋碧琪則認為,荔枝碗船廠區風貌獨特,休閒旅遊資源豐富,區內建築物完全被拆除的話,擔憂會破壞原有歷史文化風貌,強調城市發展是一體,講究協調均衡,冀當局進一步思考,增加與社會溝通,進一步提高專業決策依據等方面的資訊透明。

    另外,副理事長歐陽廣球、辦公室副主任許龍通關注優化文化景點設施,認為在具備歷史文化濃厚的旅遊景點,可設置更多資訊說明,讓遊客能接觸了解景點更多訊息,同時建議景點連線沿途增設更多商業元素或文創設施,延長遊客駐留欣賞時間,深化城市旅遊體驗。

    民眾建澳參加拜訪的還有朱慧英、吳超偉、李潔芳、李壯、黃丹妮、陸潔儀。